商业无所不在,是当今世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见识的一部分,我们家长有必要了解,有必要成为与孩子们交流的教育谈资。
今天听到得到头条李南南分享了一展会物种:国际殡葬产业博览会。
最新的举办地点是日本东京,举办时间是2024年8月。
一个信息收获是:日本的殡葬业,有大量的份额,其实是由中国人把持的。
比如,整个东京有9家火葬场,而其中6家,都归属在一个叫东京博善的公司旗下。这个东京博善的控股公司,叫广济堂。而这个广济堂最大的实际控股人,就是咱们中国人,这个人叫罗怡文。
再比如,2017年的时候,日本的东京电视台报道过一个数据。说日本90%的棺材,都来自中国山东的曹县。而在曹县,光是从事棺材出口的企业,就有2000多家,年产值超过百亿元。
我很好奇:曹县为什么能成为日本最大的棺材供货地?
第一,曹县人善于雕刻,手艺好
第二,曹县盛产泡桐,种植量超过300万棵,是有名的泡桐之乡。
泡桐这个东西在木材市场上没什么竞争力,因为材质太飘,又轻,又易燃,几乎是只要沾到火,马上就被烧得一干二净。
但是,这正好是日本需要的。因为在当地人的观念里,棺材不是用来埋的,而是要用来跟遗体一起烧掉的。算是送给死者的最后一个礼物。因此,他们对棺材最大的要求就是,得特别好烧。
再比如,日本90%以上的墓碑,都来自中国福建的惠安县。惠安县有800多家雕艺企业,从业者超过10万人。
日本殡葬业对惠安县非常的依赖。
据说在2020年初,因为惠安的石雕厂停工,导致日本的墓碑断货,过世的人还得排队等墓碑。这件事还登上了日本的朝日电视台。
惠安本来就是全世界有名的石碑之乡,2015年还被世界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称号。
惠安人的石雕手艺非常高,发展成极大的商业优势。就连美国华盛顿广场上的马丁·路德·金雕像,都是惠安人做的。
我愿意分享这个话题,一方面我自己长见识受益了,另一方面,我们中国普通民众的死亡观,如小学生级别水平。但其实,我们中国哲学层面的死亡观,又是博士级别的,无论是道家和佛家。
因此,中间存在一条鸿沟。遇到相关话题,多分享,也算是为填补此鸿沟,做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再有,从职业规划角度看,殡葬业,是一个看似让人忌讳,实则非常庄重和有价值的职业。提供给家长与孩子,一个参考角度。同时,也是一个中国文化话题。
听说,00后孩子们,部分喜欢法医专业。我不知道这种氛围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吃惊,又是佩服新时代孩子们新潮的想法。这本《尸检报告》,是一位殡葬师的手记。作为严肃的话题,我认为,书里蕴藏着很多生命教育。这是非常积极有价值的。
与同频伙伴结缘

教育/人物/读书/旅行

点个在看你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