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星的AI系统NEON快速地分析出桌上散乱的食材,并给出数十个菜肴搭配方案时,这暗示着,餐饮行业正在迎来一场颠覆式的变革。作为一个业余厨房用户,我可以轻松获得AI辅助下的私人定制菜谱。面对这样的智能科技,整个餐饮行业的影响潜力将是巨大的。
据了解,NEON的食材识别算法已经覆盖2000多种食材,还拥有上万个菜谱数据库。而这只是基础能力。
未来,AI系统甚至可以根据餐馆的食材采购和库存情况,自动生成当日或周期内的菜单组合方案。不仅如此,AI厨师也可结合顾客历史点餐数据,实现个性化菜单推荐,提升客户黏性。它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爬取食物评价数据,实时调整菜品口味,并能快速拓展菜单选项。
在后厨流程方面,AI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精确计算烹饪 timing,并在不同菜品间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配送端也可利用AI进行路线规划,实现更高效的送餐服务。甚至,未来餐厅的沟通可能不再需要服务员。AI机器人可以处理点餐,推荐套餐,并用多语言回答客户问题。这将大幅降低餐厅的人力成本。
但是,这场颠覆式的变革也将对传统餐饮企业形成冲击。许多小规模餐馆可能会面临计算机化的竞争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采用科技赋能,就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那么,餐饮行业该如何迎接AI的到来?
首先,改变思维,正确认识和拥抱AI。将其视为提效和创新的工具,而非竞争对手。同时加快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与科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其次,发掘AI的应用场景,进行个性化改造。不同餐厅可根据自己的菜式特色和顾客需求,设定AI的优化方向。将科技与传统烹饪艺术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竞争力。
最后,审视并改进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是需要掌握数据分析、食材搭配、客户服务等复合能力的餐饪专家,与AI形成完美组合。
改革无疑会带来阵痛,但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有效利用AI的力量,或许正是传统餐饮企业在新时代打开局面的金钥匙。当科技与烹饪之花相遇,定能开启美食界的新纪元。
事实上,在餐饮领域,AI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新科技。
早在几年前,一些领先企业就已经开始尝试应用AI来优化操作。比如人工智能公司Dynamic Yield,它为各大快餐厅提供AI驱动的点餐界面。这套系统会根据时间、天气、口味偏好等因素推荐菜单,实现约5-15%的销售提升。再如深圳的无人商店“无员杂货铺”,它使用视觉AI分析顾客购物车中的商品,实现快速自动结账。联合奥妙生鲜超市也使用机器人独立完成商场运营。这些尝试都显示了AI在提升餐饮效率方面的潜力。
其实早在工业革命时,许多手工操作也曾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然而这最终帮助企业实现了更大规模的产出,行业整体得到提升。
同理,餐饮界也不应当因变革抵制科技,而是应努力与时俱进,与新工具共生。找到传统服务与科技增强的最佳结合点,释放产业的更大增长动力,这是我们当前的责任。
人与科技本不应是对立的。相反,理性利用AI的巨大能量,传承烹饪文化的同时也拓展其价值,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理应抓住它,共创餐饮新蓝海。
参考材料:
[1]https://www.engadget.com/samsung-debuts-its-own-ai-powered-smart-recipe-app-104521190.html?

AI智见阁
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
一起探索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