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连而不锁是餐饮业痛点,深度解锁门店经营中的标准化作业体系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10 17:09:20     17

作为提供基础民生服务的传统行业,餐饮行业一直以来备受人们青睐,成为许多人创业的首选。然而,尽管看似低门槛的创业机会,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体系化工程。

俗话说“赚钱容易开店难”,并不是每个餐饮创业者都能有幸突破自己的认知天花板。面对从0到1的过程,每个人如何弥补自己的短板呢?

  一开始,很多餐饮企业的创始人因为第一家店的生意火爆,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餐饮的商业密码,然后开始扩张门店数量,但进入扩张模式的餐饮创业者确实你准备好了吗?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品类、什么产品结构,其实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只有在拥有完整的单店输出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具备理论上的扩展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解锁标准化操作系统在品牌发展过程中的价值。

  目前,行业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连锁品牌“有联而不锁”,公司的培训部门形同虚设。缺乏机制自然无法有效传达公司指令和工作要求。门店作为终端运营部门,不能有效落实公司下达的要求,或者不能充分理解公司的战术安排,缺乏组织培训和相应的跟踪制度,最终导致工作的无序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去同一品牌的餐厅却有不同的体验,这反映出缺乏标准化的运营体系。

  什么是标准化操作系统?业内称为SOP,是Standard(标准)、Operating(操作)、Procedure(程序)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指以统一的格式描述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要求,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

  简单来说,SOP就是对工作中的关键节点和路线进行细化和量化。整个标准流程的核心是可以执行、可以实施的标准流程,而不仅仅是形式。

过去我们认为只要解决了产品的标准化问题,我们就有能力继续扩张。殊不知餐饮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完整的生态结构,SOP标准化成败的核心要素在于能否将人为因素和经验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您知道餐饮行业的标准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吗?它们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1、安全管理体系

  这里所说的安全至少包括工作环境安全、财产安全、员工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责任等安全体系,而健全安全体系的工作体系是门店经营秩序最重要的保障。
   ①通过培训灌输员工安全意识,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非常重要。
   ②做好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并制定登记表格。
   ③关注食品安全,完善食材全过程管控,做到严格生产

2、美容系统

  对于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来说,这是第一堂课,也是上班时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员工能够以饱满的状态、饱满的情绪做好服务工作。必须统一工作服、工作帽等着装要求。
   ①过早以例会的形式检查仪容仪表。
   ②通过仪容仪表的管控,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不断培养工作伙伴的职业素养。
   ③有条件的餐厅可以增设更衣室和盥洗用品,以便员工加强对自身形象的管理。

3、考勤管理系统

  重视考勤管理是基本工作秩序的维护,也是每个人参与工作岗位的最低要求。没有时间管理意识是很难做好的。

  员工考勤管理反映了一线工作伙伴最基本的信息,让每个岗位的人都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排班计划,有利于员工的时间安排,也可以通过考勤管理检查问题人员配备和商店运营。
①排班管理是门店运营管理的重要机制之一,所有工作伙伴都必须“有知识”。
   ②通过轮班管理,加强岗位需求的合理安排,实现劳动价值最大化。
   ③排班表是考勤统计的重要信息来源,可设置全勤奖励,丰富排班福利属性。
   ④ 排班不仅要从经营特点(节假日、活动等)考虑,还要参考员工的个人需求(员工及家人生日等),体现人性化关怀

4、奖惩规定

  这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工作纪律和奖惩原则。良好的奖励机制可以帮助优秀的工作伙伴更加努力地工作,是制定工作目标时的好工具;适当的惩罚是对工作不足的伙伴的另一种激励和鞭策。正确运用惩罚制度是餐饮连锁企业维护公司一切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底线,也是最公平、公正的工作保障。
   ①各项奖惩规则应以更加积极地推动各项工作目标为基础。
   ② 通过具体的奖励或惩罚案例来管理机会,让所有工作伙伴对奖励和惩罚机制感到敬畏。
   ③不断优化奖惩机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监督,维护企业的管理氛围和制度权威。

5、卫生管理体系

  卫生问题一直是餐饮连锁企业高度重视的管理环节。餐厅的卫生清洁水平直接影响顾客在店内的就餐体验。
   ①严格要求所有门店人员持有健康证明并通过门店岗前培训。
   ②制定店面卫生检查表,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卫生清洁登记流程。
   ③将健康问题纳入日常管理目标,完善各岗位的健康工作及配套工具。
   ④做好垃圾分类,规范各类餐厨垃圾处理流程。

6、采购验收系统

目前,不少餐饮品牌都在利用美菜、快鹿等第三方外卖平台进行采购。门店对食材的品质要求完全依赖于第三方平台的选品能力,而自身的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往往寄托于外部资源。不得不说,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可以解决初创企业在采购和物流上的压力,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以帮助门店更好地运营。
   ①整合自有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选择第三方平台的食材,增强议价能力。
   ②不定期进行市场价格征收,就近或从其他来源采购超过毛利率的食材。
   ③ 对于不符合使用标准的食材退货,平台原则上给予补偿或折扣。
   ④建立菜品出品率参考表,除了食材的品质外,大家更应该关注食材的出品率。

7、产品标准操作程序

  去烹饪一定是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餐饮企业家越来越将传统厨师的压力作为关键成本,既然要减少传统食品烹饪工艺或技术壁垒对成本的影响,那么让更多的人通过操作来操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标准。许多西式快餐连锁品牌借助良好的产业化能力,很早就实现了产品的高度标准化。

  你可能会认为西式餐饮有无可比拟的便利。我们的中式餐饮体系庞大,传统的烹饪技术也比较复杂。它可以由人类操作。理论上工业设备也可以完成并且更安全稳定。

  例如,北京中餐品牌“金百万”于2017年推出了智能炒菜锅,利用智能炒菜锅解决了餐饮中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减少了烹饪过程中对人的依赖,并帮助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标准化控制。
   ①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建立产品生产流程,并张贴在店内。
   ②通过模拟培训确认生产流程,使SOP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③推进“中餐快餐体系”,可以利用市场上一些知名的研发平台,逐步提高生产效率。

8、绩效考核指标

  与单纯通过绩效本身增加员工收入不同,绩效考核是从企业管理的各个维度对员工进行更全面的考核。然而,餐饮企业在不同时期对KPI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何制定符合相应发展阶段的考核机制?

①针对门店的运营状况制定周期性的考核指标,时间可以以月度和季度为单位。
②考核至少满足四大指标,一是业绩指标、二是食材物料成本指标、三是其它成本结构指标(重点人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摊销、评价指标等)、四是管理指标(员工流失率、客诉处理、上下级评价、各种例行检查评比等)。
③KPI的各项指标都是经营管理中的工具,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目标,通过合理的分解最终实现目标达成。
④所有的考核都是为了激励,要不断修正考核内容让门店主动提报考核目标方案,以此形成良性互动。

9、晋升培训制度

让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得到公平的成长机会。餐饮行业的一线工作伙伴大多来自一些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突破社会阶层、赚取更多收入的现实心理。餐饮作为劳动力密度较高的行业,承载着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培训本身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大家觉得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赚到更多的收入,这一点非常重要。不断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凝聚力,最终实现共赢。

①岗位晋升要做到“有法可依”,可以按照入职时间、岗位特点、工作表现、个人意愿培训考核等多个角度完成对人员的晋升。
依据店面岗位设置,将岗位进行职级划分(如服务员A级、B级等)、制定晋升条件。
③不同的职级对应不同的薪资结构,明确通过晋升后的福利待遇

10、品牌管理制度

单店模式的成功在于能够不断复制新店并保持相同的业务能力。统一的店面形象是品牌最直接的名片。消费者通过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不断反复连接,进而形成品牌。势能。

   ① 整理品牌手册,制定VI、SI标准及使用规范。
   ②建立统一的视觉符号和主题宣传材料。
   ③创建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思维,统一各种标准。

  综上所述,餐饮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开餐厅需要广泛的行业知识,涉及选址、设计、装修、品类定位、产品结构、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和培训、供应商管理、营销策划、运营管理等问题,如果你想做的话餐馆工作不错,能成功开张已经是一个大工程了。

最后结语

很多人总是认为,开一家餐馆,只要产品味道好,价格合适,生意就会好起来。他们盲目地认为只要业绩高,利润就有保障。

  我不否认业绩的增长肯定会带来更多的成本空间,但并不一定保证利润的增长,尤其是在餐厅业绩下滑的情况下,更不能一味追求单方面业绩的提升,但应该更多全面审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阶段性的,有的是市场趋势,不可能以固化的操作思路一路扭亏为盈。

  在实际操作中,餐饮业主普遍知道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很多管理杠杆都是基于一线管理。希望每一位餐饮创业者都能从更高的角度看待标准化体系背后的经营理念。

  笔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很多人对“标准化”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为了节省人力,他们忽略了品类的基本呈现逻辑,一味地将“标准化”作为衡量是否可复制的唯一标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但是规范中餐的逻辑就无效了吗?好像也不完全对,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讨论一下。

  梅州东坡是一家典型的中国食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工业化的要求。中餐很难实现机械化、标准化。中餐美味的特点,品牌对产品外观的要求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有些菜肴甚至与值班厨师的心情和烹饪温度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梅州东坡如何推进产品标准化?

  梅州东坡并没有将所有食材和工序全部机械化,而是对原辅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和配送,并在中央厨房将这些食材加工成半成品,然后配送到店后,按照统一的SOP生产流程来完成后续产品,解放大量技术人员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而门店只需简单完成固定作业。

我们强调标准化其实是指标准化的程度,而不是一味的迁就、做减法。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参与完成,也正是因为如此,餐饮行业才能成为一个烟雾缭绕的行业。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有多少桌子、多少标准,优胜劣汰。没有标准是静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取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标准化逻辑。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