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延绵万里。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图片联展”于6月27日在蚌埠市三楼临展区开展。展出时间至8月10日。

商周时期,在充分汲取中原青铜冶铸技术的基础上,立足于自然环境与本地文化传统,长江流域先民开拓创新,创造各自系统发展、极具地域特色的青铜文明。长江与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交相辉映、相互影响,共同建构了中国青铜时代绚丽辉煌的文化主体。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呈现多元融合的文化景观,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特征的极好诠释。

安徽地跨江淮,在商周时期作为中原和南方诸国的过渡地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先民们博采众长,对来自中原地区的青铜文明进行了适合自身的文化选择和改造创新,使这里逐渐形成了以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为主,相互借鉴,又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体系。

本次展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主要青铜文化圈为主线构架,向我们展示了绚丽多彩丰富独特的江淮青铜文明,分为“巴蜀并辉”“群雄竟华”“多元一体”“天下归一”四个单元。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地域特征鲜明,且与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有密切联系,反映了古蜀文明发展至鼎盛时期的辉煌成就。古蜀先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神秘的宗教信仰,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有力见证。

END

文字丨姜蕊
图片丨张引、姜蕊
设计丨谢梦波
往期精彩:
博览·笃志丨“春风春雨花经眼——黄庭坚纪念馆藏书法碑刻拓印展”今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