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微展览丨盘丝结带,扣诸心扉——盘扣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4-27 08:15:54     57

盘丝结带,扣诸心扉

微展览丨盘扣

绳结依随,坨带相偎。

盘扣,也称盘纽、纽绊。盘为装饰,扣为功能,或盘、或包、或缝、或编,以细腻的手法,不露针迹地编制出盛放于衣襟的传统纽扣之花。盘与扣之间,折叠的是四季更替的时间长河,盘织的是美到极致的古典记忆。

“袍,45件,其中完整的有34件……大都胸前有一字绊或衣带……”江西德安南宋墓出土的大量袍服,以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为代表,大都以盘扣系结。人们往往自诩与盘扣相识在民国时期的风情万种间,实则其文物实证已可追溯至宋朝,甚至在远古时期就已借结绳系带初露端倪。

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

缘起

最初古代人的着装上是没有盘扣的,要想使衣服贴体、保暖、系牢,要用绳带打结束身。最早的衣服廓形宽松,仅靠绳带系结,这就是早期盘扣的雏形。

萌芽

战国末期就已有一头用皮条或者布条扎系成的套,一头系结成疙瘩,用时把小疙瘩系进套里褡裢起来的褡襻,这就是盘扣的萌芽。

发轫

盛唐时期,大袖对襟纱罗衫、长裙、帔帛搭配的服式在贵族妇女中广为流行,绳结在服饰中主要表现为“披帛结绶”。自唐中期起,盘扣广泛使用于圆领袍服,形制已经健全,以唐装为代表的中式服装中出现了最初的盘扣。

普及

南宋时期,盘扣被普遍使用。南宋的素纱圆领单衫由唐圆领袍发展而来,在圆交领处使用盘扣,腋下系带,盘扣与系带配搭使用,系带为主,盘扣为辅。

元菱花织金锦抹胸

常态

元代民间,盘扣的使用已是常态。广泛应用于农民腰带、官吏袍服等。还有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菱花织金锦抹胸,织金锦作面麻布作里,背后系带,形似背心,前开襟处有9对盘扣,而且一改之前的一字直扣结构,盘成小巧的菊花形,起到装饰性作用。

发展

明代旗袍、马褂等传统服饰的出现,促进盘扣的使用更加明显。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系带为主的基础上,衣服趋窄,前襟上部用金、银、玉石等各类材质的子母钮扣,富贵华丽。

繁荣

到了清代,满族的窄衣文化开始盛行,服装以袍、褂、 衫、裤、坎肩为主,衣襟的系带也被盘扣代替,清代的盘扣多以绸布为主,用来固定衣襟,不同的盘扣样式搭配不同款式的服装。满清宫廷贵族的服饰更为华丽,搭配使用的盘扣也更加的高贵。

巅峰

民国时期,旗袍的流行间接带动了盘扣的发展。作为服饰装饰品的盘扣主要被运用在门襟的醒目位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造型结构变化很大,在盘制方法和造型上极尽巧妙,出现了实心硬盘包花盘扣。

至此,千丝万缕的情缘隐匿在生活的细碎角落,由古溯今,绵延不绝……

以结为始,阐释着历代衣饰的多元语言;点睛流韵,突显出大千世界的古老印记。盘扣不只再现岁月的长河,更丰富了美学与生命的厚度,将民族智慧的结晶倾注在各式各样生动别致的种类造型中。

一幅完整的盘扣由纽结纽绊纽花组成。其中,对纽花的再创造衍生出盘扣五花八门的样式,对其整个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盘扣结构图

按造型,盘扣主流上可分为直盘扣花型扣花扣

【直盘扣】也称一字扣,是最传统、最简单的盘扣。顾名思义,就是用一根袢条编结成球状的扣坨,另一根对折成扣带,扣坨和扣带在衣襟两侧并相对。随着后续发展,也出现了更多以汉字、数字、字母等为造型的样式,例如喜字扣、寿字扣等,这类造型大多都与各类红白喜事有关。

【花型扣】包括琵琶扣(扣的两边都形似琵琶)、形似植物的扣(包括桃花扣、玫瑰扣、菊花扣、梅花扣、树枝扣和树叶扣等)和形似动物的扣(包括凤凰扣、蜜蜂扣、孔雀扣、蝴蝶扣、燕子扣和青蛙扣等),变化十分丰富。

【花扣】与花型扣不同的是,花扣没有相对的扣带和固定的功能,只是一种纯装饰性的扣子。根据其结构又可分为实心(即中心部分被袢条填满)和空心(即中心部分为中空,或是被其他布料包棉花嵌在里面)两类。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按工艺,盘扣主流上可分为盘香扣嵌丝硬花扣填芯扣

【盘香扣】是花型扣中较为简单的一种。制作时将细布条以螺旋形盘绕而成,形状像是一盘蚊香。以盘香扣作为基础,又可以变化出许多别致又精巧的造型。如两个盘香一大一小串起,便是“葫芦扣”;捏出尖尖角的是“寿桃扣”;两个盘香并排的是“蝴蝶扣”等等。

【嵌丝硬花扣】是使用上浆过的布夹铜丝,做成扁扁的布条,再绕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其优点是可以做出各种基于线条的造型,并且立体感突出。相对软布做的软扣,它的选型可以更多更广,除了常见的对称造型,还有许多不对称的设计,细节丰富,自由而灵动。

【填芯扣】如果将嵌丝硬花扣视作画作的勾边,那么填芯扣就是填色的。在封闭轮廓里,使用面料填充棉花而成,常用不同于花扣颜色的面料装饰,可以做多种造型,饱满可爱。填芯扣可发挥的空间很大,有同色填芯,多色填芯,还可以只填充部分轮廓,营造一种虚虚实实的视觉效果。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除此之外,盘扣根据服装扣袢的不同,还可分成袢带式、纽袢式、纽扣式和综合式;依据纽花形态是否写实,又可分为写实类、写意类和形意结合类。

同一类别的盘扣,因编制方法、材料、工艺的不同,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便是盘扣的魅力所在,亦是人们对独特生活韵味与中式美学追求之所在。

当然,盘扣的大千世界不只是以量取胜,更注重质的精美,以扎实的质感汇聚清纯与古雅。创作一幅造型典雅、构思精巧、适合衣着的盘扣,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才能完成。下图为盘扣制作的总体步骤

盘扣制作步骤图

分阶段来看,又可根据盘扣的基础结构分为纽绊的制作工艺纽结的编织手法纽花的造型技法

纽绊的制作工艺

选材

纽扣条的宽窄长短可根据布料的厚薄和盘扣的款式而定,一般长约40~80cm,纽扣条布料的宽度约2cm,按照45°裁成斜纹布料。一般而言,造型单一的盘扣要比造型复杂的盘扣,纽扣条相对短而粗,体现均衡的艺术感。

刮浆

丝绸等轻薄柔软的面料,是制作盘扣的首选,但面料薄软不易塑型,刮浆工艺是处理这类面料的第一道工序。刮浆是将制作纽扣条的面料用面糊进行浆制的过程,刮浆后的布料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盘扣造型。除薄软面料外,用其他面料制作纽扣条则不需要进行刮浆处理,可以直接裁剪缝制。

缝制

薄布料用暗线包芯法在布条中间衬细棉绳使其硬挺耐用,厚布料直接用明线法制作纽扣条。有时,为使盘扣造型达到硬挺效果,在纽扣条中加入铜丝,便于弯曲盘制时起到塑形效果。

纽扣条的缝制方法

纽结的编织手法

1

将纽扣条两端对齐,如图编两个环;

2

将右环盖在左环上,中间交叉;

3

将B线按图示所指穿线,收紧A端和B端,中间有一线圈立起;

4

将A线从立起的圈后绕过从前方插入中间框中,将B线从立起的圈前绕过从后方插入中间框中;

5

将立起的圈向上拉的同时,将插入中间框中的A、B线向下拉,边抽线边整理、完成。

纽结的编织步骤

纽花的造型技法

盘扣制作工艺包括盘绕弯折镶嵌钉缝编织等多种手法,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十分讲究,手工盘扣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制作工艺考究。

盘绕技法

盘绕是指以纽扣条的一个端口为起点,进行盘屈、缠绕,从而塑造各种形态的方法。一般是在纽扣结和纽扣绊编好后,将预留纽扣条修剪至长短一致,然后从纽扣条末端开始,由里向外紧实卷屈盘绕成型,完成盘绕卷屈造型后将其纽扣条头用同色线从纽扣条中间或偏下部分来回钉缝,固定造型,尽量将线迹隐藏,不露针脚。

盘绕造型

弯折造型

弯折技法

制作空芯花扣时,采取弯折造型法。弯折造型需要用硬质纽扣条编制,一般是用镊子从前至后依次地将纽扣条进行弯曲、折叠,塑造出不同的形态。用这种方法可以设计制作各式具有镂空感的盘扣造型。

镶嵌填充技法

运用镶嵌、填充的方法进行造型设计,可以丰富盘扣的色彩、质感和层次感,制作方式是先用弯折法将盘扣花式外形定型,然后用镶嵌辅助材料或用薄软色布包裹填充棉在纽条中,进行镶嵌或填充,最后用针线隐藏固定塑型。

镶嵌造型

钉缝造型

钉缝技法

钉缝是制作盘扣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无论哪种塑型方法都离不开钉缝工艺的参与。其钉缝造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钉缝固定造型。比如让圆形花瓣变成尖状,只需在顶端钉缝一针就行。二是钉缝造型。是指直接用钉缝作为辅助造型方法,参与造型,钉缝的线迹直接呈现在盘扣画面中,起增加肌理效果的作用。

编织技法

盘扣的编织工艺来源于中国结艺,是将纽扣条进行编织,塑造出各种理想形态的过程,运用编织可以做成一字扣和各种花式扣。

编织造型

由此,运用繁复精美的手法,展现奢华的古典韵味。气韵神髓,从内在沁出。心随风雅,在指间方寸的穿引缝制中体会日常的流动。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芊芊盘丝贯穿古今,看似不过点缀了寻常生活中的四季衣衫,却少不了每颗盘扣背后的美学意趣与诗意心绪。

1

美学价值

纵观上述分类与技法,盘扣从造型、材料、色彩等多方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并且被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盘扣的款式、材质等各个方面都传达了多层次、多方位的美学价值。例如:对称式盘扣体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尤其是雌雄对称式盘扣,它的外观丰富多变,充分体现了形式美的规律价值和法则价值;从材质上看,丝绸材质给人以华丽高雅之美棉麻类材质给人以素雅朴素之美皮革材质给人以前卫潮流之美线绳材质给人以传统质朴之美等等。

2

文学价值

盘扣本就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发展,盘扣的文化价值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将盘扣与中国传统诗词文学相结合。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借盘扣之技法化无形的诗词意境为有形,为诗词歌赋“作注”,以抒发悠然寓意或绵长心境。另一方面,更是出现了将盘扣的原始艺术特征和现代生活理念与现代文明发展相结合的创新盘扣。这种将盘扣文化与当今社会背景相结合的形式,能够为其他尚未深度挖掘应用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诗经·大雅》

因此,不只囿于古时的衣带系结,守此一方的传承人以有限的生命体验盘出无限遐想,创造出了更多价值多样的衍生应用艺术品。

3

跨界应用

平面设计中,将盘扣元素应用到酒类的包装设计中最为常见,平添一丝古法与醇香。

工业设计中,以盘扣为原型进行家居设计也时有出现。

装饰设计中,将盘花设计成单独的图案,可以作为胸花佩戴;也可以用作珠宝和玉石的耳环、吊坠和项链等。

在未来,盘扣很可能会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中。以十字绣为例,手工与建筑相结合的形式在国内外已经被小范围应用推广。而盘扣闭合的作用与中国古代建筑门庭的某些用途有某些程度上的相似,这种结合既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创新了艺术形式,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以传统艺术的继承为本,应用现代技术,结合现代审美需求与生活理念对盘扣传统的造型结构进行分析、分解、重组,根据不同产品的造型特点与功能要求,运用现代的新工艺、新材料,将其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之中,随之融入进人们的生活,从而得到可持续发展,达到对盘扣的创新应用。

凡此种种,是认同、是敬意、是传承、是发扬,亦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灵魂碰撞。当盘扣不再桎梏于方寸衣襟,不是与历史的割离,而是发乎于此延伸出的独特时代印记,那些盘于其上或山水自然或人文本真的纹饰,也通通生长出全新的生活枝蔓。

参考文献

[1]张新翊.盘扣的历史演变与发展[J].辽宁丝绸,2019,No.168(02):43-44.

[2]朱玲敏,赵明.中国传统盘扣造型结构的演变[J].丝绸,2017,54(06):73-80.

[3]徐舒. 盘扣的造型与使用[D].苏州大学,2016.

[4]刘亚平,李凌.中国传统服饰之盘扣的造型艺术[J].服装学报,2017,2(04):338-342.

[5]李雪梅,陈元玉.传统盘扣的编制工艺探究[J].服饰导刊,2020,9(06):56-64.

[6]田淋鎔,林彬,吴成宇,潘东妹,王诗鸾.盘扣工艺在服饰配件中的应用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51(04):36-39.

[7]邵刘阳.盘扣的研究与现在跨界设计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9(16):124-126.

[8]朱玲敏. 中国传统盘扣的造型与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7.

博物馆里的中国 第十五组

文案丨姚丹 谯婉莹 潘佳彬 谢浩然 徐温丽

排版丨徐温丽

指导老师丨胡盈

图片均源于网络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