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侨食品这家公司被资本市场再次关注到,是以贝果为契机(但是我感觉本质上还是跟着立高一起涨,然后大家找一个理由)。回想自己去年十月在雪球那边写的一个小帖子,感觉自己的趋势判断还是正确的,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贝果火热的趋势越来越明确了。
南侨做了贝果,这个我认为是符合这家公司的风格的——善于做产品,但不善于做渠道。这个产品确实可以在短期给南侨带来一些增量,但如果它做不了经销商渠道,那么市场空间也是没法打开的。这也是千味央厨在22年之前被大家诟病的逻辑缺陷之一。南侨是否会做以及是否能做好经销商渠道,目前是没有证据证实或者证伪的,只能说再等等看。
由此我再讲两个我认为有些看点的食品行业的新趋势吧,和我关心好的朋友应该都听我念叨过了。
一、奶油奶酪(cream cheese)
这是和贝果一起想到的产品。如果我们多留心贝果的吃法,很多博主都会将贝果横向劈开成两半,涂上奶油奶酪。因为贝果干吃是比较寡淡,而且比较干的口感,它要好吃,要么是注芯,要么就是涂抹其他酱料。
为什么是奶油奶酪,而不是花生酱之类的呢?其实和消费者的心理有一定关系。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个新的小资品类——贝果诞生后,怎么能让它和已经烂大街的花生酱去搭配呢。一定是要用一个同样小众有b格的涂抹类产品搭配!奶酪本身也是中产阶级的消费产物,奶油奶酪作为中间延展度最佳,口感也比较湿润的分支是非常适合作为和贝果搭配的产品的,更何况这种搭配在海外本来就是经典搭配。中产阶级们直接就可以“拿来主义”,其他阶层会竞相模仿中产阶级的做法。
虽然奶油奶酪的兴起我认为是会和贝果强绑定的,但这个产品未来肯定还可以用在涂抹在别的面包等产品上。因为西式涂抹类酱料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新的大单品了。印象中最后一款产品就是四季宝花生酱,消费者向来喜新厌旧,如果这时候有一款代表了有钱有品位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涂抹类酱料产品出现,有很大的概率成为下一个大单品。当然,我现在也不好说奶油奶酪未来的领军品牌能做到和四季宝花生酱一样的市场规模,因为我认为花生酱规模能做大(虽然我不知道具体多少,但我直觉一定不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实现了西式酱料的中式化应用,比如用在凉面、比如用在煎饼果子里。未来奶油奶酪是否有机会拓展场景,我们边走边看。
那么哪个上市公司最应该去把握这个品类的机会呢?没错,就是妙可蓝多。对比奶油奶酪和妙可现在正在四处出击的品类,显然奶油奶酪是更加有利的。首先看奶酪片,这个市场相对来说是更加成熟的,已经形成了高中低端的品牌矩阵,中低端市场有很多国产品牌已经去做了,所以妙可再去做这个品类,相当于要把先进入者挤走,而回顾妙可的成长历程,它擅长做的是在无人区快速铺市,所以做奶酪片我认为不是一个好主意。而奶油奶酪现在在中国市场几乎还都是海外品牌的天下,海外品牌一般价格都偏高,国产品牌没有一个在做。这时候妙可做一个大众价格带的奶油奶酪,然后快速铺市,是不是美滋滋呢?再看现在在推的(我看到了广告)奶酪杯(类似酸奶),这个算是一个新品类,但如果和奶油奶酪pk,奶酪杯似乎是更加没有根基也没有明显消费趋势(就是贝塔)的一个新品类,我消费者喝酸奶喝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换到奶酪杯呢。但是奶油奶酪一开始是可以因为我要吃贝果而搭配购买的,这个消费的初始决策链条就会更加通顺。
所以综上来说,做奶油奶酪对妙可蓝多这家公司是既有行业贝塔,又能享受到空白市场的一个决策。这家公司给我的感觉是强渠道,弱产品的风格。投资者总喜欢听渠道的故事(尤其是食品饮料),但我们从妙可的奶酪片做的一般应该就能感受到在现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再也不是你塞给消费者什么,他们就会买单了,品牌方必须对消费趋势有更加明确的洞察,提高“产品力”才行。因此对妙可蓝多,我不看好它的奶酪片,也不看好奶酪杯,如果有一天它能做奶油奶酪,那我很有可能重点推荐它。
二、开心果味香精/奶油等等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我发现越来越多的烘焙店、奶茶店开始推出开心果味的泡芙、奶茶…我本人对开心果味的东西有不好的回忆,因为在欧洲交换期间,作为开心果本果的忠实爱好者,我看到有开心果味的东西就买来尝试,结果发现没有一个好吃的。。。所以当我在国内第一次看到开心果泡芙的时候,我将信将疑地买了一个尝试(没错,还是那个喜欢猎奇的我),没想到,真的好吃啊!!这里也夸奖一下伟大的中国人民,老外做的一些东西真的是一言难尽!
开心果味西式烘焙产品、奶茶产品越来越风靡,势必会带动开心果味的香精或者奶油的市场发展,这里就会给立高、海融、南侨带来机会,但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觉察到这个趋势。按照我的理论,未来消费行业再也不是渠道唯一性,产品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哪家公司推了开心果奶油,我会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