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ought Leadership
展示你“懂买家的世界”,不是你在“教行业”
LinkedIn上的买家平均每天浏览200条内容,他们不会停在“公司介绍”, 只会停在能帮他们“做决策”的内容上。
根据LinkedIn B2B研究(2024),买家平均与供应商“互动7次后”才会询价,而其中70%的首次互动来自“教育性内容”,不是报价。
外贸人发LinkedIn的误区是:
发的是“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你为什么需要我”。你想要成交,得先让客户觉得你“帮他少出错”。
Lead Magnet
不是推销,而是用价值换信任。这种内容就是让客户在帖子下面评论,让后就给它一个对他的工作有价值的钩子文件。
我见过太多外贸人发的帖像这样:
“我们的产品通过CE、RoHS、ISO认证。 欢迎联系了解更多。”
这就像在LinkedIn上贴传单——毫无交互点。
而真正能起效果的Lead Magnet,是低摩擦的价值交换。 例如:
“我们整理了《2025 欧盟食品包装合规清单》, 评论【合规清单】我发你完整版。”
这才叫“有效内容”。
Build in Public
展示你的“过程”,是最强信任信号
客户不怕你不完美,怕你“看起来像在演戏”。
外贸最稀缺的,是“真实过程内容”。我有个做LED照明的朋友,以前天天发展厅图。后来换成这种:
“今天在测试IK防撞,师傅拿着锤子一砸,灯没碎。 我们笑得像中了奖。”
这一类帖子,转发量、私信量暴增。 为什么? 因为客户感受到“他们真的在做事”。
还有个做办公椅的朋友,公开记录每次测试:
“这次PU皮色差ΔE=1.9,重新配色后降到0.8。 材料成本+0.6%,但返工率降了30%。”
买家看到后,不一定马上下单,但他会想:
“这家公司做事靠谱。”
怎么发,才不浪费努力?
有了AI工作流,你其实可以天天发1-2篇。但如果你懒一点,,一个星期三篇就够。这是领英平台的建议。但要系统安排:
如图10所示
LinkedIn不是展示工厂的地方, 是展示判断力的地方。
你的客户不会被图片打动,他们被“专业与思考”打动。
你发的每一篇帖,都在客户脑子里埋下“你值得信任”的印象。
所以别再纠结“发什么图”,从今天开始,发点客户真想看的内容。
#外贸开发 #外贸soho小伙伴 #外贸人找客户 #外贸工具 #外贸经验 #外贸知识 #LinkedIn #询盘 #外贸必学
展示你“懂买家的世界”,不是你在“教行业”
LinkedIn上的买家平均每天浏览200条内容,他们不会停在“公司介绍”, 只会停在能帮他们“做决策”的内容上。
根据LinkedIn B2B研究(2024),买家平均与供应商“互动7次后”才会询价,而其中70%的首次互动来自“教育性内容”,不是报价。
外贸人发LinkedIn的误区是:
发的是“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你为什么需要我”。你想要成交,得先让客户觉得你“帮他少出错”。
Lead Magnet
不是推销,而是用价值换信任。这种内容就是让客户在帖子下面评论,让后就给它一个对他的工作有价值的钩子文件。
我见过太多外贸人发的帖像这样:
“我们的产品通过CE、RoHS、ISO认证。 欢迎联系了解更多。”
这就像在LinkedIn上贴传单——毫无交互点。
而真正能起效果的Lead Magnet,是低摩擦的价值交换。 例如:
“我们整理了《2025 欧盟食品包装合规清单》, 评论【合规清单】我发你完整版。”
这才叫“有效内容”。
Build in Public
展示你的“过程”,是最强信任信号
客户不怕你不完美,怕你“看起来像在演戏”。
外贸最稀缺的,是“真实过程内容”。我有个做LED照明的朋友,以前天天发展厅图。后来换成这种:
“今天在测试IK防撞,师傅拿着锤子一砸,灯没碎。 我们笑得像中了奖。”
这一类帖子,转发量、私信量暴增。 为什么? 因为客户感受到“他们真的在做事”。
还有个做办公椅的朋友,公开记录每次测试:
“这次PU皮色差ΔE=1.9,重新配色后降到0.8。 材料成本+0.6%,但返工率降了30%。”
买家看到后,不一定马上下单,但他会想:
“这家公司做事靠谱。”
怎么发,才不浪费努力?
有了AI工作流,你其实可以天天发1-2篇。但如果你懒一点,,一个星期三篇就够。这是领英平台的建议。但要系统安排:
如图10所示
LinkedIn不是展示工厂的地方, 是展示判断力的地方。
你的客户不会被图片打动,他们被“专业与思考”打动。
你发的每一篇帖,都在客户脑子里埋下“你值得信任”的印象。
所以别再纠结“发什么图”,从今天开始,发点客户真想看的内容。
#外贸开发 #外贸soho小伙伴 #外贸人找客户 #外贸工具 #外贸经验 #外贸知识 #LinkedIn #询盘 #外贸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