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展览】 | 秒杀爱马仕,古人腰带间的风雅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2-14 12:15:45     26

KanZhanLan

秉科技之舵 展文化风采 扬时代精神

文化惠民·每周一展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秉承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的宗旨,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国家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从普通人的衣橱

到国际时装周

到处可以看到腰带的身影

这种实用的腰间装饰品

既可以修饰腰身

也可以将衣着穿出层次感

让优雅无处不在

一些国际大牌也会在腰带上下足功夫

每一季都推出新品

材料上会选用丝、牛皮、人造革、合成纤维

也有小牛皮或小羊皮等

形式上的富于变化

材质上的刚柔并济

以及个性上的非凡演绎

使得腰带成为服饰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更发展成为一种代表品位与身份的奢侈品

一条国际品牌的腰带售价可达上万元

你以为这就是腰带界的天花板了吗

NO!NO!NO!

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

都是将金银玉石系在腰间的

早在战国时期

古人就以铜、铁、玉等多种材料制作成“带钩”

用在腰带上,起扣拢腰带的作用

玉质带钩的基本形状一般为扭曲的“S”形

一端有钩,多作兽首装饰

背有柱,柱下有顶

带钩除“S”形状外

还有棒形、竹节形、圆形、兽面形、琴面形等

(元代 兽首螭(chī)纹玉带钩)

战国以后,带钩演化出了环形

附有扣针,称为“带扣”,或“带鐍”

用时将皮带伸入扣内,然后插入扣针即可

从外观上看,和我们现代用的皮带扣已经十分接近了

(西汉)有翼虎纹银带扣 云南省博物馆藏)

在宋代,系腰带也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北宋的欧阳修曾在自己编纂的《归田录》

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

“陶尚书谷为学士,尝晚召对,太祖御便殿,谷至望见上,将前而复却者数四,左右催宣甚急,谷终彷徨不进。太祖笑曰:‘此措大索事分!’顾左右取袍带来,上已束带,谷遽趋入。”

从此事可以看出,即使是宋太祖召见臣子时

也要先束上腰带

可见腰带在宋朝礼制中的重要性

从等级的划分上来看

宋朝的皇帝可以穿戴玉质的腰带

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戴金质的腰带

而且铊尾必须朝下

以示对朝廷和皇帝的臣服

南宋古墓中曾出土一条通体鎏金的腰带

以缠枝荔枝纹为主题纹饰

带扣上则雕刻着缠枝牡丹纹

繁复华丽,寓意吉祥

(南宋 金腰带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明代的革带

以金、银、犀、玉、角等

作为区别品官级别的主要标志

但讲究"束而不系"

就是按照制度规定做一个

比腰还要粗很多的大圆圈悬挂在身上

像个"呼啦圈"一样

完全失去了实用性

成为权力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到了清朝

统治阶级的男性都会在腰带上装饰带版

这种饰品一般会有两种形状

圆形和方形

带版的形状寓意着“天圆地方”

但只有皇帝才能同时拥有这两种形状的带版

高等级的亲王贝勒等可以用方形带版

低等级的侯伯等只能用圆形带版

(清朝铜嵌冰种满绿翡翠腰带)

而根据等级不同,带版的材质也是不同的

皇帝所用的带版是金子做的

皇子、亲王、贝勒以及额驸等高级贵族

可以使用金镶玉或金衔玉的带版

可以说是非常奢华了

 

在古代即使是一条腰带也有许多讲究

与冠帽一样,既是礼仪之饰

又是身份、地位及财富的象征

是昭明身份、分辨等级的醒目标志

因此,这条自古赖以系缚衣服的腰带

经过发展和政治上的需要

最终也变成了统治阶级

用以表示职位高低尊卑的礼仪用具

然而

这些腰间的奢侈品

也尽能观赏到古人的风雅



识别二维码观看

“玉带钩精展”


编辑:马雪聪
排版:赵培渊
审核:杨文静

-END-

内容来源:神州共享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