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老年博览》2024年4月(上半月)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4-08 20:06:59     10

精彩内文展示

书籍给我们的馈赠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不会有白读的书。书籍让我们从原来生活的琐碎和自己褊狭的视角中抽离出来,跳出自己的“信息茧房”,用更大的视角和更长的时间维度去审视生活,听各家之言,摘多方之点,形成自己完整的认知。

“学富五车”有多厉害

   

     古代的书和我们今天的书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人们读的书是简牍。简和牍是两样东西,简窄,牍宽。竹简出现于商代,在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一直用到汉代。那五车竹简有多重呢?我们计算一下……

与书耳语

   

   眼睛不中用了,耳朵还是灵敏的,于是我开始尝试用耳朵博“览”群书。通过“云听”平台,我听阿来的《尘埃落定》,听徐怀中的《牵风记》,听梁晓声的《人世间》,听毕飞宇的《推拿》,听刘慈欣的《三体》,听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听康震解说诗词,听大唐简史……很多过去眼睛不曾看、不想看、没看完的书,我都用耳朵有滋有味、毫不费力地“看”完了,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老年人理财, 首选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产品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合同条款,不要轻易购买那些不能保证收益的产品。同时,老年人要根据对未来资金需求的预测,合理选择投资期限,减少提前支取产生的利息损失。

专替老人“挑毛病”的“啄木鸟”

   

     72 岁的赵秀兰退休多年后有了一项新“工作”——挑刺儿。不过,她“挑刺儿”并不是针对什么人,而是像啄木鸟一样,给身边的环境挑毛病:哪儿的设施不够适老,哪儿的服务对老人不够友好……尤其是医院、公园、银行、公交车站这些老年人常去的场所,更是她关注的重点对象。

配图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