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第十一届中国葡萄酒盲品大赛--冠军复盘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1-02 10:02:36     26

一个三年的旅程

各位领路的大佬

两位忠实的队友

没法对每个名字表示感谢

只能说一切的意义都源自于爱

感恩所有出现在这个旅程里的每一个人

你们都是珍贵的

#活在了爱里面” -M

这是我们的第三届中国盲品大赛决赛。

第一届的时候我们很意外的以Rookie的身份得了第五名。

第二届的时候,我们很遗憾的一轮游。

这次,我们的目标是前六,就是回到最后一轮。

第一轮

今年的第一轮众所周知,都是西班牙酒。在比赛之前的两周,上海,至少是上海的盲品圈基本都已经开始以西班牙酒为目标练习了。虽然我们也这么干了几下,但是我们并不想过多的重复练习西班牙酒,盲品真的可以盲麻了的。

我一直以为,盲品是一杯一杯练出来的,但是是个思索和实践交替成长的过程,时间在这个过程了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一支酒:一支闻起来非常中性的酒,并不十分香,但是有淡淡的烘烤和丰富的酒泥影响带来的果皮香气。酸度中高,喝起来有点像霞多丽。对我们来说西班牙品种里有类似的风格的就是Godello了。(我们队里经常叫他西班牙的霞多丽,虽然西班牙也有霞多丽,但是中盲这么专业的比赛应该不会这么出题吧)所以我们一路到底选的Bierzo的Godello。


第二支酒:一鼻子是新鲜的桃子果汁的味道,还有一丝绿的味道。我觉得这么典型总不能错了吧,一个不锈钢容器做出来的,追求新鲜果味而不是复杂度的芳香品种。除了Verdejo还能是什么?大概是我们太喜欢喝这种下午茶风格的酒,这酒对我们来说是一支容易的酒。(如果大酒喝的多,那这支酒可能是难的,毕竟Verdejo没什么太大的酒)

这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白盲的挺好的了,所以隐隐的觉得我们可能要拿到那个著名的倒霉催的白中王了。结果么,就是全场欢呼了我们的白中王称号。(白中王是中盲最大的传奇,所有的白中王最后都折戟沉沙,从来没有赢过)

第三支酒:就开始刺激了。我们默认以为第一轮是两个白三个红,看到颜色我们知道完了,西班牙还有那么多雪莉呢。我队三人都不太喜欢氧化风格的酒,所以雪莉自然也不会是我们日常会选择喝的酒,在准备比赛的过程里居然一支雪莉都没有练习过,所以直接懵圈。我们的分析是这样的,首先,这支酒是干型的,但是我们都同意这支酒我们同时感受到了酒花和氧化的影响。我们的选项去向了Amontillado,结果是支Oloroso!除了送分的Andalucia,其他都不对。还是知识的不完整和平时喝的少的结果!

第四支酒:拆队开始了!
深色红,没有太多明确的特征香气,木桶的香气居然也相当的收敛(现在想想也就是在西班牙的设定下)。J和E都说是Monastrell,我有点怀疑,因为我的目录里Monastrell是不那么干净且经常有Brett的影响的,所以讨论的过程里我问了丹魄的可能,E很坚决的说不是,J也同意。那就这样吧。虽然我始终不能排除掉丹魄的可能。(这里有一个我放弃了的点,就算我觉得是丹魄我也没法在RDD和Toro之间找出一个更加偏好的选择)

第五支酒:相对浅色,西拉感的香料气息,舌面上不重的分量,对于西班牙来说收敛的单宁感,清瘦,木质调, Mencia吧,如果不是我也认了。唯一的疑惑是,为什么会有两支Bierzo的酒呢?事实还是证明没事不能动小脑,正经猜就完事儿了。

因为没有答对丹魄这支大部分队都对的题,公布的答案里也没有关于工艺的答案,其实在宣布结果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慌的,好在有惊无险,我们以第九名的成绩进了下午的推倒轮。正儿八经的Cruise through的感觉。

第二轮

推倒轮其实我们并没有在正式的比赛里遇到过,两年前的第二轮不是推倒轮,去年我们没有进第二轮。所以我们的三人策略也从来没有实践过。(J负责白,我负责浅色红,E负责深色红,如果第二支是深色红那E先上,无论最后一支是什么都归我)

第一支我们就遇到了这个问题,看着醒酒器里的颜色,这肯定不是什么西拉马贝那么深色的品种,但是看着也不是特别浅,几秒钟的决策时间里,还是决定我先上。结果倒出来发现这一点也不能算浅啊,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呗。

闻上去先确定了一件事,这是个法国酒。不张扬的香气,一点点不那么太干净的味道(也不是很脏),一点点的绿。这是个波尔多吧。(J提醒了我,题目告诉我们是一个50%以上的品种,所以应该是个混酿,请见文末J的一点感想)

但是呢,这个酒在嘴里的感受是愉悦温柔的,没有很多力量的。我知道写下Merlot相比于Cab来说是个冒险的选择,征求队友的意见,告诉他们我更倾向于梅洛,大家愿不愿意博一记,队友们表示批准。

品种对了!只有六支队对了!冒险得到了回报!

等到全队被倒上酒,队友们也同意这就是支年份不太长的右岸。(虽然年份选错了)本题错一格

第二支酒是一个白

J上,他拿到酒的原话是这样的:“喔唷,香的哎” “喔唷,苦的哎” “琼瑶浆呀!”

这哥们这个品种不会错的,因为他对苦不敏感,按说只有琼瑶浆的苦他才会觉得苦。

等到选择产区的时候又挣扎,但是相对高的酒精度让我们更加偏向阿尔萨斯。

第三支酒是一个浅色红

E说这明显是个Pinot,但是应该不是法国的。我们相信品种是不会有错的,关键就是哪里的Pinot了,这时候体现出了主办方的爱心,我们在答案里没有发现最可能有迷惑性的“德国”,所以方向清晰的指向了新西兰。猜产区之前,老郑跟我说Central Otago吧,我说行,马丁堡也行。结果选项根本没有Central Otago也就省却了我们的纠结。

三道题,错了两个年份和一个酒庄(后来Simon吃晚饭的时候告诉那个酒庄根本没有琼瑶浆)48分,好运的以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决赛轮。

决赛轮

这个故事要先讲讲两年前我们第五名的那场决赛轮。

那场决赛轮是泸州老窖赞助的,所以我们知道一定会有一支赤琥。但是,那天的评委里,坐着美丽端庄的少庄主,所以我们小脑飞快的认为一定也会有一支天塞。我们开始比赛以后很快就判断四支酒全部都是赤霞珠(或者混酿)。但是因为硬塞了一支天塞,最后的答案支离破碎。

这段惨痛的经验让我们在这次的比赛里清晰的理顺了思路,而且主办方也明确的提示要求说清楚这四支酒之间的关联。

首先是品鉴,第一支酒就表现出了丰沛的果味和温暖成熟的香料感,深色,没有任何生青的气息,我们都觉得是一个南隆混酿。跟赞助商摆在场外的摊位上那支高端酒款如出一辙。第二三四支酒用来验证,我们觉得跟两年前的那场决赛应该是一个逻辑,同样的以歌海娜为主(或者至少有歌海娜参与)的混酿,大概率是同一个年份的对比。我们喝到的那支雾禾山谷的旗舰款是2019年份,另外的几支酒的新旧程度相仿,我们就猜四个酒可能都是2019年的。

第二支酒带着明显的野生酵母气息,偏深的颜色偏重的萃取我们可以明确排除西班牙马德里或者圣山比较流行的轻萃取歌海娜,教皇新堡的流行潮流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第三支酒是所有四支里辨识度最高的,奶油爆米花的味道几乎占据了鼻腔的全部,超重的美桶清楚的指向了西班牙的高质量歌海娜产区,大概率是普里奥拉特。

第四支跟第一支有近似的风味,我们实在无法判断她是来自于哪个产区,那我们就至少保1和4有一个是对的吧,所以我们第四支交的也是科比埃。

交完答案我们其实是挺紧张的,这样的逻辑如果是对的,我们会得很高分,但是如果我们的线索不对,那很可能就是个垫底的分数。

J负责写答案纸,我负责整理所有的笔记,在只有15分钟品鉴时间的最终轮证明是非常高效的运营模式。陈述抽签我们是最后一签,很幸运的是留给我们的那根签也正好是最后一组陈述。等待过程非常煎熬,紧张程度随着时间的流失越来越强。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所幸我们的逻辑正确,之前的经验让我们几个在陈述方面不落下风,也感谢评委们手下留情。超乎我们的预期,我们赢下了这场可以在我们人生里写下一笔的比赛。

J说他还有一小段话要说,录于此。

“Johnny的心得:回顾整场比赛,最惊险的无疑是推倒轮第一支酒,出人意料的是红。我们打破了之前的部署,队长Michael先上。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题目是猜出主要葡萄品种(50%以上)。这意味着大概率是一支混酿。在Michael确认法国的情况下,排除法去到波尔多,二选一压中Merlot。

最终决赛轮,大屏幕的规则有明示:陈述四支酒的共同点及判断依据。结合前年的经验,我们很快确定了四支酒是同一品种,且同一年份。这个思路奠定了盲品和论述的基础。

所以盲品需要在理解透规则的前提下,根据各种线索,有逻辑地判断出最终的答案。同时队友们需要充分信任,默契配合,才能在现场紧张的时间下作出最有效的反应。

期待未来中国盲品大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们参与,共同享受独特的乐趣。”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