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岗位需求


实验室PI

临床医技岗

英文期刊编辑部主任等

现将各层次岗位及待遇发布如下:
01
海外
领军人才

一
基本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2、具有扎实学识,能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二
相关待遇
1、岗位
正高职务,博导资格,事业编制。
2、薪酬
国家和地方免税补贴200万;首聘期5年,聘期内年薪95万+,首聘期考核通过,可直接进入下一聘期,另可叠加各类校人才基金。
3、住房
符合国家和东南大学政策的,提供住房货币化补贴500 万元(不含地方政府配套);安家费20万元。
4、科研经费
可获得国家提供科研经费100-300万元;东南大学配套科研启动经费100-300万(优秀人才一事一议,上不封顶);优先支持申报其他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 300-1000万,江苏省“333 工程”项目资助 3-200万)。
5、招生指标
前5年每年给予2个博士生指标。
6、配套措施
医院提供充足的办公和科研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聘期内至善博士后招收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7、教育资源
东南大学校区周边拥有东南大学幼儿园、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幼儿园和重点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配套资源一应俱全,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8、配偶工作
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02
海外杰出
青年人才

一
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1984年1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二
相关待遇:
聘为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 执行以下待遇:
1、岗位
正高职务,博导资格,事业编制。
2、薪酬
国家和地方免税补贴100万;首聘期3年,聘期内年薪65万+,首聘期考核通过,可直接进入下一聘期,另可叠加各类校人才基金。
3、住房
符合国家和东南大学政策的,提供住房货币化补贴300 万 (不含地方政府配套);安家费10万。
4、科研经费
可获得国家提供科研经费100-300万、东南大学配套科研启动经费100-300万(优秀人才一事一议,上不封顶);优先支持申报其他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300-1000万,江苏省“333工程”项目资助3-200万)。
5、招生指标
前3年每年给予2个博士生指标。
6、相关配套:
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聘期内至善博士后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7、教育资源
东南大学校区周边拥有东南大学幼儿园、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幼儿园和重点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配套资源一应俱全,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8、配偶工作
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03
海外青年优秀人才 (绿色通道)

一
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
2、具有博士学位及在海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2年以上的正式任职经历;在海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术成果特别突出人员,其海外任职经历和年限要求可适当放宽。
3、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在所从事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学术成果,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二
相关待遇:
1、岗位
聘为上岗研究员 (正高级)/上岗副研究员 (副高级),事业编制。
2、薪酬
首聘期3年,聘期内上岗研究员年薪33万+、上岗副研究员年薪人均26万+;省级人才计划大幅提高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人才计划支持比例,引进至中大医院工作的世界前50强高校毕业博士生,直接入选省双创博士,可获得生活补助9.6万/年(连续资助2年);另可叠加各类校人才基金。
3、住房
上岗研究员:大额住房货币化补贴100万、一次性安家费5万、首年租金补贴6万。
上岗副研究员:大额住房货币化补贴60万、一次性安家费5万、首年租金补贴4.8万。
4、科研经费
上岗研究员100万,上岗副研究员40万。科研启动经费执行期3年;入职后先拨付50% 经费,实行包干制。
优先支持申报江苏省人才项目 (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 300-1000万,江苏省特聘教授科研经费50-100万,江苏省“333 工程”项目资助 3-200 万,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研经费 4-30 万)。
5、招生指标
上岗研究员:全部博导资格,前3年每年1-2个博士生指标,
上岗副研究员:全部硕导资格,择优博导资格,前3年至少1个博士生指标。
6、职业发展
通道
签订聘任协议3年内提出确认教授 (研究员)、副教授 (副研究员) 申请,经考核并通过评定后,任职时间从上岗聘任时间起算。


04
参会报名方式

扫码报名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提交以后将有工作人员发送定向邀请通知。



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25-83272070
E-Mail地址:zdyyrsk@163.com
(可直接投递简历至邮箱,以上招聘长期有效,欢迎海内外学者应聘)
医院简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始建于1935年,前身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历史上名家辈出,戚寿南、姜泗长、张涤生、牟善初、阴毓璋、王士雯、贺林、杨焕明、樊嘉、滕皋军等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曾在此校园求学或执教。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附属医院,也是江苏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位列医院排行榜46位(复旦版2021年),重症医学科排名全国第一(2019年),放射科排名第五(2021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A+。现有编制床位2499张(含江北院区)。年门急诊量239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0.6万余人次。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500多人。
医院科室齐全、综合实力雄厚。重症医学、影像诊断与介入诊疗、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医院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项目。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7个,国家级质控中心2个。
医院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一批国家级、标志性的科研平台、项目和成果。医院现有数字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新药创制GCP平台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医院入选江苏省首批研究型医院单位、江苏省首批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单位,拥有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3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10个。医院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重大课题15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大重点类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面青类项目4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项50余项。

长期以来,医院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积极应用医疗新技术,转变护理理念,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尤其在重症医学、影像诊断、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血液净化、脊柱病变微创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小耳畸形再造、中风治疗、新生儿重症抢救等多方面居国内先进行列,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分子影像、卒中后忧郁、器官纤维化、急性肺损伤等机制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医院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近4000台,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512排CT、PET-CT、3.0T MRI、1.5T MRI、平板DSA、直线加速器、数字化乳腺机、3D腹腔镜等高精尖设备。
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共派出数十批专家驰援全国各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医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先后与美、德、英、日、法、比利时、新加坡等医院及医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经常性开展学术交流,定期派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出国访问进修。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国家临床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卫生部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期待您的加盟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 刘敏
校对 王倩
来源 人力资源部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 出品


谢春明团队开展儿童期虐待与重度抑郁症关联研究获重要进展

重磅!甲流核酸POCT研发获重大突破!

双向奔赴!太湖县人民医院正式加盟中大医院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