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投资人王闻超在访谈中称,韩寒餐厅亏损上亿,最终失败的核心因素就是:本末倒置,餐品太难吃,到后期就算想改进菜品,也已经无力挽救。这一事件并非个案,明星好像都很爱扎堆餐饮业。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陈赫的“贤合庄”、薛之谦的“上上谦”、黄晓明的“烧江南”、孟非的“孟非的小面”等。这些红极一时的明星餐饮品牌,在褪去明星光环以后,都露出了其经营短板,下场惨淡,倒闭谢客。
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餐厅,光是餐厅名字就有满满的文艺范,极有韩寒的风格,店里摆放了韩寒的书籍、赛车模型等。餐厅提供各种创意菜式,菜名都非常有意思:“你没吃过我的豆腐”、“北京味儿的鸭馅饼”、“老司机香煎牛仔骨”等。
开业初期,不少韩寒的粉丝远赴而来,必须排队个把小时才能尝到一口菜。高峰时期全国门店数量超过60家,杭州店开业时创多项杭州之最,包括最长等位时间达8小时+、最多等位人数1500人+,最早等位时间07:00等。由明星陈赫创建的贤合庄卤味火锅也经常是众星云集,粉丝顾客排队排到昏天黑地,只为有机会见一见其中的明星。
这种现象不难看出,明星创建的餐饮店在初期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在明星的光环效应下,一家餐饮店可以直接跳过前期的口碑营销,直接获得巨大的关注度,实现餐饮行业的快速变现。但是,以明星为卖点的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光环效应褪去后,粉丝是否依旧愿意买单?
“本末倒置,餐品太难吃”,这是投资人王闻超对于餐厅失败的总结。名声响、菜品难吃、性价比低,这似乎是明星餐饮品牌的通病。杭州的两家贤合庄火锅在平台上的评分甚至仅有3.7和3.8分。消费者以实际感受对这些餐饮品牌给出了评价:不满意。门槛低、来钱快是明星入局餐饮业的重要原因,但餐饮业的品质、服务、管理、供应等多个环节要素显然没有被完全考虑到。
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此前明星热衷于创建餐饮品牌是为了利用自身的人气与影响力来实现营收转化与变现。贤合庄等自带明星光环的餐饮门店出现经营问题主要是由于这些品牌未基于产品创新提升性价比,注定只能成为阶段性的热点,难以持续。
据华商报2016年报道,韩寒餐厅“很高兴遇见你”西安店从2016年11月开始拖欠供货商货款,共计38000多元钱。不光西安店,甚至有多位宁波店的供货商曾于2016年前往杭州讨债。大众点评显示,陈赫的贤合庄北京门店已关停,但其品牌加盟业务并未暂停,一直在外招商。在经营难题下,加盟商又该如何发展?
服务差、价格贵、加盟商集体维权事件在明星餐饮品牌中屡见不鲜。以消费者为本的餐饮店在明星光环下似乎已然忘却其初衷,妄图仅以自身人气和影响力就实现营收,甚至赚到加盟费就宣布退场。可见,明星餐饮品牌已然将其看作收割粉丝韭菜的一场资本游戏,在光环褪去后,没有消费者买单的餐饮店也收到了意料之中的结果:倒闭下场。这场明星和餐饮的跨界融合,并不是那么好做。纵使文人下笔如有神助,但在另一个领域却未必能有先天优势,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
评论员守一表示,高调进军餐饮的明星,开始都会积极利用名声带来的号召力,不断制造话题,维持餐饮店的人气。可是对一个产品、服务、管理各方面,都还没有稳定积淀的餐饮企业来说,过高的人气未必是好事,好多明星店都经历快速透支信任、匆匆走向衰败的过程。如果说滥用知名度还只是缺乏餐饮经验的话,那么另一个因素更致命,那就是有些明星为了捞快钱开启加盟模式。明星品牌店能够快速带来人气,当然也就会吸引创业者。加盟一家明星品牌店,动辄数十万元的加盟费、管理费。明星借此赚得盆满钵满,可是这样的品牌除了短期人气,并不能在产品和服务上提供多少有内涵的东西,最终买单的就只能是这些倒霉的加盟创业者,这也会加速品牌的坍塌。
独立评论人王建红谈到:明星都想把品牌进行拓展变现,出现亏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利用粉丝经济进行品牌延伸的想法并没有错,但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思考,是否与自己的主业相近?很多明星选择餐饮、服装类大众行业,但自己其实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优势。明星品牌大部分草草收场,原因有三:第一,拓展行业不是专业的;第二,在管理上缺乏清晰的长期规划,只是想搭粉丝经济的便车。明星餐饮品牌不是不可以拓展,只是要契合自身特点去认真经营。第三,在当今经济收缩的背景下,大家普遍消费欲望低,不光是明星开餐饮难发展,餐饮行业本身受到的冲击也很大。而其中消费者对于明星品牌店的追逐是非理性的,他们追逐的是本人而非作品。当粉丝回归理性后,将不再仅为了明星本身而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