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透过陶融香型,看仰韶如何演绎黄淮名酒个性之美!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0-30 00:35:42     19


产自黄淮白酒产区以及仰韶文化圣地,拥有独特“九粮四陶”“多香融合”酿造工艺的仰韶陶融香型白酒,是仰韶文化、黄淮生态、白酒香型和传统酿造技艺融合创新的集大成者。
其“不拘一格、自成一格”的仰韶陶融香型,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和稀缺性,是黄淮名酒的特色香型,演绎着黄淮名酒的个性之美。

融文化根脉,显地域特色
仰韶陶融香演绎品味之美

品味,可以说是白酒香型价值的极致体现,其中不仅浸润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彰显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支撑仰韶陶融香型品味之美的,一在于融合了有着“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之称的仰韶文化,二在于彰显了黄淮流域的地域特色。
仰韶陶融香型对于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陶,二是融。 


黄淮流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地,四省豫鲁苏皖境内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殷墟文化、两汉文化等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中,发祥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影响深远,辐射地域广泛,与黄淮流域的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共生。彩陶是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2021年在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出的小口尖底瓶里发现了谷物发酵酒的遗存,使粮食酒的源头追溯至仰韶文化时期。
融合仰韶文化这一根源文化,仰韶酒业集团独创了“四陶”工艺,即陶屋制曲、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采用豫西酸性陶土制成的陶屋、陶甑、陶坛有许多微小孔隙,能够与外界空气相通,透气性好,将其应用在曲胚的培养生香、酒醅蒸馏、酒醅发酵、基酒储存上具有独到的优势。
仰韶陶融香型彰显了黄淮流域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地域特色。
黄淮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地处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发达,与西亚、中美洲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宜稻、黍、粟等粮食作物的生长,粮食的富足为酒的酿造奠定了基础。 


此外,深受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影响,黄淮地区地处南北交界处,拥有极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这里的气候属南北交汇处,四季分明,是酿造美酒的天然宝地。众多美酒在此绵延流长,苏鲁豫皖四省名酒云集,共同构筑起了享誉世界的黄淮名酒产区。仰韶陶融香型白酒的产地渑池,位于黄河南岸,背依太行山,是黄淮名酒产区一颗璀璨的明珠,酿造出的白酒融南北之所长,具有圆润、平衡、协调的风味特征,极大地体现了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黄淮流域的地域特征。


融众香之长,传酿造技艺
仰韶陶融香演绎品类之美

黄淮白酒产区因其四季分明的区域性生态环境、丰富优质的原粮供应、多样厚重的文化结构、悠久的酿造技艺传承,以及白酒行业人才优势等等,历来是中国白酒多风味创新的圣地。
建国以来,白酒产业技术创新多发生在黄淮,更丰富的品质和香型也绝大多数产自黄淮,这些特色创新香型,在白酒行业掀起了品类创新浪潮。
仰韶陶融香型,是黄淮白酒产区特色香型——陶融香型品类的开创者。
融众香之所长。苏鲁豫皖这片区域因为受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影响,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产区优势和强大的包容性,各色香型百花齐放,为这一区域的白酒风味创新奠定了基础。仰韶酒业2004年至2008年,先后解决制曲工艺、窖池改造、酿酒工艺研究、酒体设计等技术难题,采用“九粮”混合发酵,“大曲、小曲、麸曲”三曲融合生香,酿造出的白酒香型融合了浓香、清香、酱香和芝麻香四种香,并于2020年获批“T/CBJ2108-2020《仰韶陶融型白酒》团体标准”,仰韶陶融香型成为中国白酒第十三种香型,中国白酒行业维持多年的香型格局,开创了中国白酒香型融合新时代。 


传酿造技艺。黄淮名酒带是中国白酒重要的发源地,从酒星酿酒到黄帝酿酒,从《淮南子》到《北齐书》,从河东神曲到九酝酒法,从浊酒到清酒,从浓酒和糟入甑到固态蒸馏,酿酒之道在黄淮这片土地上传承千年,历久弥新。仰韶酒的酿造史可追溯至仰韶文化时期,其后不断发扬壮大,见证了“秦赵会盟”的风云际会,在明清时期酿酒技术臻于至善,改革开放以来,更凭借优良的品质风靡全国。新世纪以来,仰韶酒业继承传统酿造技艺,保留先祖用陶制品酿酒的传统,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大胆创新,独创陶融香型白酒,演绎了黄淮名酒带的风格特色与品类之美。
不难看出,仰韶陶融香型,从酿造工艺、口感风味、价值内涵等不同层面,融文化根脉、显地域特色,融众香之长,传酿造技艺,创造白酒品质、品味、品类的新表达,成为黄淮白酒产区个性之美的承载者。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