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2023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在青岛举办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现场调研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0-28 14:49:45     12
记得点击“数智海洋”关注我们哦!


10月25日,第26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渔博会”)在山东省青岛市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作为全球重要的水产品贸易界盛事,本届渔博会展出规模再创新高,新技术迭代升级,新产品琳琅满目,“朋友圈”不断扩容,同期活动精彩纷呈,成为中国对接全球水产品市场的窗口、扩大渔业对外开放的平台、水产业界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开展首日,专业观众人次超28000,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现场调研


亮点一

展出规模再创新高

居世界专业水产展之首

历经近30年培育,渔博会已发展成为世界专业水产展中展出规模第一、参展人数众多、国际影响力广泛的贸易展会,为世界水产品贸易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本届渔博会展出面积突破11万平方米,较2019年疫情前增加4%。展会设置水产品和技术设备两大展区,共开放13个展厅。



亮点二

旧遇新知济济一堂

“朋友圈”不断扩容

渔博会是全球水产业界的大聚会,为全球水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专业公共平台。来自俄罗斯、厄瓜多尔、加拿大、挪威、印度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1680余家企业参展,较新冠疫情前增长6%,国际展商比例达40%。境内外共计3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团体组团参展,土耳其和伊朗首次以组团方式参展。俄罗斯国家展团面积达984平方米,是最大境外展团;境内展团17个,舟山展团、福建展团、荣成展团面积均超过1000平方米。



亮点三

展出内容丰富多样

产品技术更新换代

本届渔博会展出内容涵盖水产品原料及加工品、种苗饲料、养殖捕捞、冷链物流,以及产品调味、包装设计、生鲜配送等。中国市场蕴含巨大吸引力,各国展商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技术转型升级,从水产品原料及初加工制品日益转向以预制菜为代表的各式各样新产品,引领水产品消费新“食”尚。



亮点四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

线上线下互融互通

本届渔博会特装率达85%,各展位各具特色,又极具国际范。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使用可重复利用搭建耗材、电子屏替代传统展板,处处诠释出低碳理念。全新升级的“全球渔商荟”在保持原有交换名片、洽谈预约等功能的基础上新增需求发布功能,买家和卖家可以在平台分别发布采购需求、供应产品信息,自动实现智能推荐,进一步便捷供需对接,助力买家与展商精准对接,为供需双方搭建联通交易前后端的完整桥梁,极大提升交易促成率,实现线下热闹非凡,线上同样出彩。



亮点五

同期活动精彩纷呈

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渔博会平台功能愈发凸显,成为中国了解全球水产品市场的重要窗口,对中国渔业对外开放和世界渔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水产类)推介、大美渔村中国渔业摄影周活动以及2023国信水产“渔悦深海·鲜活世界”品牌暨产品品鉴会等一批专业研讨、对接洽谈、推介品鉴系列活动在渔博会同期举办,冰岛、挪威等国驻华使节,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相关国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渔业发展大计,为促进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智慧。


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经农业农村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批准,由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办。期间,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红旗,青岛市副市长宋明杰,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胜等部、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到渔博会现场调研。

扫码关注

推动海洋数智化进程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