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浙江省
第十三届会展策划创意大赛
校内选拔赛

浙江省第十三届会展策划创意大赛
校内选拔赛
即将拉开序幕
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这是一个挑战自我的平台
愿你乘风破浪
不负韶华时光

竞赛主题
数字新时代,会展新未来
参与对象
现代科技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全体学生
参赛赛道
01
会展创意赛道—会展项目策划组
1) 参赛方式:线上征集作品
2) 作品形式:策划案
3) 截止日期:2023年10月31日20:00
4) 题目要求:自拟
5) 命题说明:
a) 全球展览论坛优化提升方案 :
目前,全球展览论坛是由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我国唯一的会展类国家级会展平台,创办于 2016 年,前身是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和浙江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全球展 览浙江论坛。
请在对全球展览论坛进行竞争环境分析基础上,提出全方位优化提升的方案。
b) 会展项目策划自命题:
请围绕双循环、数字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 国、乡村振兴、文化强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其他主题等 13 个主题中的任一个进行会展项目的全案策划。
c) 当“乐龄族”走进博物馆:
“乐龄族”起源于新加坡对于 60 岁以上老人的叫法,即到了快乐的年龄。因为,这个群体已和我们印象中的“老 年状态”有所差异,越来越多的“乐龄族”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生活充实丰富且积极向上,相当一部分要“乐龄族”已然成为有 一定经济实力和决策能力的消费者,也是终生学习和美好生活需 求者,所以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乐龄族。以浙江自然博物院为例,每年 160 余万参观人次中,60 岁以上观众群体占比约5%,而其中绝大部分是跟随未成年孙辈一同前往,普遍存在参观理由不主 动、参观目的不明确和未能满足自我需求等现象。博物馆作为终 身教育的公益性社会机构,理应承担起为老年群体创设交友、增识、悦己社会责任。
请围绕“乐龄族”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在特定博物馆设计针对性的展览。
d) 种子特展策划:
结构精巧、颜色独特的种子帮助种子植物极大增 强适应和繁衍能力,从海洋向陆地进发,最终取代蕨类成为陆地霸主,造就了现今郁郁葱葱的自然界。自古人类与种子相生相依,上山万年稻米遗存就是实证,即便到今天种子资源的安全依旧是 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 粮食安全的源头。端稳中国饭碗,必须做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 科技自立自强。种子虽小,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之大者”。
请参赛者围绕“粮食安全与种子”进行策展,要求是面向公众的特展。
e) 乡村会展活动创意策划:
参赛团队乡村特色农业、乡村非遗文创、乡村文旅融合这三个角度进行乡村节庆、乡村赛事、乡村会议、乡村展览、乡村研学、会展旅游等创意策划。在形式上需策划出主题鲜 明、富有创意、内容丰富、满足市场需求的策划方案,并尽可能 推动落地应用。
特色农业:依托乡村地方特色农产品,尤其是地理标志产品 的会展创意设计;
非遗文创:针对非遗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并形成地域特色的轻 工产品、手工艺品、民族服饰、旅游纪念品家居家饰、生活用品、 时尚创意产品等;
文旅融合:依托各种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文化传播等于一 体产业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开展的会展策划,如大健康、康养、 休闲农庄、观光工厂、亲子乐园、露营地等。
特别说明:本题欢迎企业参赛,鼓励校企合作组建联队参赛。一等奖队伍将获得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颁发的乡村振 兴职业经理人证书。
f) 乡村会展旅游线路规划:
挖掘浙江省内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底,策划设计“文旅共富”的会展旅游方案。会展旅游需 融入共富元素的一日游、两天一晚游、三天两晚游等多种类型的 线路产品,线路内容上,可以考虑文化、自然、古镇、乡村运动、 红色、美食、亚运、研学、宋韵等主题方向,鼓励参赛者自由发挥。
每个完整的线路作品必须包含:线路名称线路主题、适用人群(团队或散客)、线路简介(不少于详细介绍线路的组成元素、 游玩方式、交通接驳、体验项目等)。
02
会展翻译赛道
1) 参赛方式:现场选拔,扫描钉钉群进行报名

2) 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10月29日20:00
3) 参赛人员分为专业组与非专业组
4) 比赛形式:固定命题五分钟PPT讲解+与评委老师的全英文对话
5) 命题说明:博物馆展览讲解
亚运会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活动,也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和城市形象的绝佳窗口。在这个背景下,博物馆作为传递文化信息重要场所,也肩负着向世界展示开放程度、 国际化水平和国民文明程度的重要使命。
请充分了解博物馆行业, 组建 3—4 位队员在内的团队,参赛团队可在线观看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在线展览——丝路霓裳:国丝馆藏服饰创新设计数字展,或选择国内一级博物馆展品,并从中选择 2 件展品,提供相应的展品链接和在线展览截图。选手们需要对这些展品的中文解说文本进行翻译,并最终编辑成完善的中英对照解说文本,并解释自己的翻译思路与理据。

慷慨以赴
挺身向前
我们在漫漫长夜中探索
山有顶峰
湖有彼岸
我们终会万丈光芒!
END
编辑:杨嘉烁
计量现科人文与法学学院团总支宣传部 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