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艺术网 对话郭赟
”
318艺术网:可以简单的谈一下本次的主题为什么是「市野剧场」?
郭赟:因为我们知道文化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国古代为什么叫文人化?因为它都是士大夫,如今转向现代,艺术家的身份开始有点变化,它开始变成一个相对职业化的过程,身份上更加走向自由化。
那么从中国当代艺术以来的话,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跟国外文化相互融合以后,我觉得艺术家开始会寻找到另外一种生存空间,所以这个是有所变化的。
那么另外一方面,我觉得精神上它也是有所变化,以前我们对于理想国,对于乌托邦或者是桃花源的想象,它其实还是一个面向于庙堂,或者是面向于中国古典文化当中讲的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跟西方文化接触以后,它更加走偏一种自由化的状态。
或者应该说 80 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最开始的时候,它其实还是有这种理想性的、宏大的叙事。但是往 90 年代之后,市场化之后,包括 2000 年之后,信息化时代或者这种消费时代,它越发的明显,越发走向一个显性的变化。那这种当代艺术对于精神的诉求,也会越来越走向一种微观化、个人化、生活化、日常琐碎等等。这个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过程。这个展览叫市野剧场,其实也是暗含了这种文化理想精神的一种变迁。
318艺术网:针对这次主题,在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上是如何选择考虑的呢?
郭赟:从艺术家的选择上,首先艺术家它是一个更加倾向于个人化的表达,个人情感、个人经历、个人肉身的这种真实的转化,这是本次展览的非常非常明显的一个选择变化。
其实布展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有很多作品跟以往那绘画作品有所不同。因为以往的作品我们需要把它挂在一个美术馆空间上,把艺术家的作品殿堂化、神圣化、崇高化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场这次展览有很多作品,可以放在地上跟观众互动,甚至有很多作品他需要观众去触摸。我们可以看到曹雨的作品《彩云》,是用女性的内衣制成的,他需要观众从这个作品上面踩踏过去。
还有包括像李燎的作品,它需要观众去互动。这些作品是可以跟观众切身发生关系,艺术家和观众的情感是可以产生某种共振的。所以这一次的市野剧场,也是因为把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跟我们的真实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精神环境所相关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完整的、理想的剧场。





318艺术网 对话戴耘
”
318艺术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本次参展的作品吗?
戴耘:这次参展的作品都是去年个展水磨石系列里面的作品,一个是一楼左手边那个直径大概 2 米多的圆柱,上面切了有一个斜面,上面有像水磨石一样的的铜线。还有一个是在美术馆里那个大的圆球。
就创作的思路上来讲,说的是禅宗里面讲的那种磨砖成镜,之所以叫水磨石,它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动态。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把你过去学的那种关于知识的,关于雕塑的体量,关于雕塑的塑造、空间这些东西慢慢抛开了。不知道大家对于水磨石的工艺是否了解,他就是工人不断浇水的过程中去打磨,然后做得非常平整,在水泥没有干的时候把铜线嵌进去。
其实它这就是一种有水有火,有这个所谓的石,还有人的身体的一种共融的过程,彰显了知觉的一种存在方式,它不是那种知识系统。还有一个就是在当时前几年那现实背景里头,我觉得我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救赎。
当时策展人也是觉得这个作品跟这里的环境特别的协调,它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实用层面的物理材料,就是水泥、沙石,包括地面上镶嵌的金属条,某种程度上它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的行为,给予了这些工具一种理性的释放,一种新的可能。
这种就会有像刚才说的,大家来看展,你猛一看,觉得好像这个作品是整体环境的其中一部分,但你再走近看的话,又会发现它有超出你日常、常规判断的部分。我觉得其实还有这样一个角度,可能我们传统的文化人和中国知识分子,他都有一种对桃花源的向往,想象或者是逃逸,可是在现在生活当下背景里,可能越来越不现实了。
我是属于常年在这个城市里头生活工作的人,我也有份工作,可能你就是在面对生活的这个市井也罢,这个野也罢,你平常日常生活这个城市。但是你要有一个真实的发声。我其实至少目前来讲,我觉得我对这种叫大隐隐于市也罢,或者就是我就在这个所谓的这个市井里头的这种状态,这种野目前我觉得是自洽的。






318艺术网 对话曹雨
”
318艺术网:您本次参展的其中一件作品叫《我有》,可以简单给我们讲讲背后的创作故事吗?
曹雨:这件影像作品叫《我有》,人们能够从一个偌大的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真人等待比例的女性面孔,这个女性她正在滔滔不绝地好像说着一些“我有什么...我有什么....”一些好像让你觉得是在炫耀的话,完全与社会对女性的既往这种认知中的谦逊、优雅、低调,完全不同的是,她好像很在张扬的述说着所有过往的一些成就,而这些成就恰恰是取自于社会上大家都喜欢的那种价值观。
整个的作品的光线是从面的中部,打了一半冷光和一半暖光,随着人物在说话的时候细微的一些动作,你能感觉到她内在的情绪也是一直在激烈的交织着的。然后比如说这40句我有的话中包含“我有水蛇腰”、”我有大长腿”等等,全都是艺术家获得的一些真实成绩,按照从小到大的成长顺序编排的。
在这个作品中,其实我是扮演了一个被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绑架的傀儡的形象,因为你看她在说的时候面部表情没有很激烈的变化,似乎是十分平静的、非常自信地就说出来了。我觉得人们可能会在你说的所有的这些所谓的成就之后,他会去考虑,比如有的人他会觉得羡慕嫉妒恨,有的人会考虑你述说的内容的真实还是虚假,还有的人会觉得升起一股对女性的勇气的崇拜,对于可能真正富有的人来说,这又是一种贫穷和懦弱的宣言。总之他会戳中不同的人内心中的那一个点。但是至于有了这么多所谓世俗中的成就之后,我是否快乐, who cares?没有人在乎。

每件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某种精神与感情寄托,艺术家们将现代的思想从广阔的艺术史中找到呼应,运用各种物品、加以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重新创作出代表当代人关切问题的作品。
在这「市野剧场」中,17位艺术家带来了涵盖绘画、摄影、影像、装置、雕塑等多种不同类别的作品,用自由的、不受束缚的方式在这剧场上呈现不同的戏剧景观,诉说着各自在市野中的独白,或讽刺、或宣泄、或想象、或赞扬.....或许艺术家为作品赋予了基因,但决定其语境的,是每一位到场感受的观众。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此次展览与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10月6日雅昌(深圳)艺术中心将举办免费导览活动,由专业的导览员讲述整场展览的策展灵感,布展构思,每位艺术家的人生故事,以及每件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名额有限,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前来报名!
AAC艺术中国2023「市野剧场」
免费导览活动

往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