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虽然中国足球没能参加,但是各种中国元素,还是向全世界秀了一把“基建狂魔”的肌肉。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东土豪不仅派出运动员参加,同时各路投资机构也是涌向中国。
对于中东土豪而言,拿奖牌固然重要,但是在中国“买买买”更重要。
为什么“头顶一块布,天下我最富”的土豪们,纷纷选择重仓中国?
2万亿美元的中东资本,选择重仓中国
说起中东,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壕,自从石油成为全球主要能源之后,坐在油桶上的中东国家,只需要每天躺着数美金就可以了。
但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枯燥,伴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调整,中东土豪也开始寻找投资机会。
然而,投资这个事情远比挖石油、卖石油复杂,“白头巾”们全世界转了一圈之后,形成了一个共识,重仓中国。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信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的阿布扎比投资局,买入香港上市的凤祥股份近1.6亿股。
而根据A股市场上的消息,2023二季度,阿布扎比抄底了10支股票,成为他们的大股东,并且在6月底,又对蔚来投资了11亿美元。
来自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抄底A股,科威特投资局也没闲着。
根据A股市场消息显示,几乎在同一时间科威特投资局也新抄底11支股票。
今年3月,沙特阿美的两笔投资更是彰显了重仓中国的决心。
先是宣布投资122亿美元,与两家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然后又在3月27日,花36亿美金收购中国荣盛10%的股份。
两笔投资合计超过1000亿人民币,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也属于大手笔。
除此之外,根据根据东方盛虹的公告,沙特阿美有意成为其战略投资者之一,以促进双方在多个领域内的深度合作。
根据港交所总裁欧冠升的预测,到2030年中东主权基金将有2万亿美元的资金,分配到中国的投资中。
为什么中东土豪纷纷选择重仓中国,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
中东土豪为何重仓中国
其实很早以前,中东土豪就开始投资中国了,2006年工商银行IPO,科威特投资局和卡塔尔投资局分别认购了7.2亿美元和2.06亿美元。
此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又在国内市场参与投资多个项目,涉及了银行、保险、电信、航空、汽车、电商、科技等多个行业领域。
比如在2017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与软银共同成立了1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主投科技创新项目,在中国投了滴滴、拼多多、抖音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3年以来,中东土豪的投资中国的步伐在明显加快。
根据兴业证券的研报,中国在中东资本阿布扎比投资局的持有头寸中,占比从2019年的4.5%,上升到了今年一季度的22.9%。
所谓头寸,简单理解就是资金,也就是中东土豪向中国投资的钱,已经占到了他们投资总额的22.9%。
另外,根据Wind数据,阿布扎比和科威特投资局,在A股持有的股票市值约为135.58亿人民币,这仅仅是二位土豪二季度加仓的金额。
中东土豪选择重仓中国,并且在今年加速投资,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良好的政治基础,是双方合作的保障。
虽说“在商言商”,但是对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不谈政治是不可能的。
2022年底,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连续召开三场重磅峰会,探讨双方在多个领域内的深度合作和互利共赢。可以说政治方面的紧密协作,为经济上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其次,中国高速迅猛的发展,让中东土豪看到投资中国可以收获巨大利益。
俗话说资本都是逐利的,中东土豪全世界寻找投资机会,说到底还是为了谋求丰厚的利润回报。
而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通过成熟的全产业链,庞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实现了经济的飞跃,无疑让中东土豪对中国充满信心。
再次,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方面的成就,无疑对中东土豪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中东国家目前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过去靠挖石油、卖石油躺着赚钱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必然是走不通了。
所以各个国家成立主权投资基金,想办法从全球资本市场上赚钱维持。但是大家都知道投资有风险,所以这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
不管中东土豪们愿不愿意,经济转型是必须的。而中国在经济转型方面,则为中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人工智能等领域取的成就,不仅代表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也让中东这些国家看到拓展新领域的可能。
通过投资中国,土豪们不仅可以赚取丰厚的回报。
还能够借鉴国内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各种经验,为他们自己的经济模式转型提供借鉴和支持。
所以,中东土豪加速重仓中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未来,和土豪一起做生意,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