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我与地坛》内容简介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9-18 09:59:26
22
书籍相关信息:《我与地坛》纪念版,作者史铁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古已有之,我们也效法古人,先了解一下作者史铁生其人。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1972年回到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于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史铁生创作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作品。2005年,其作品《病隙碎笔》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2018年9月27日,其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短篇篇目。《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史铁生的代表作,如《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原本打算将散文集中的每一篇散文做一个简要的概述,以供大家欣赏,奈何文章内涵极为丰富,当我尝试着去做这一工作时,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从下手,恨不得直接将原文贴给大家,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我所阅读的版本,书中目录部分对于每篇散文都有部分极为精彩的摘录。下面是具体的内容及其所属的篇章: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出自《我与地坛》晚上朋友们走了,在小台灯幽寂而又喧嚣的光线里,我开始想写电话什么,那便是我创作欲望最初的萌生。我一时忘记了死。还因为什么?还因为爱情的影子在隐约地晃动。——出自《我二十一岁那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出自《合欢树》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他侍弄的那些话都死了。——出自《秋天的怀念》在我的印象里,她是走进那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进去了,在那些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在那些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出自《墙下短记》“白脖子鸭儿朝南飞,你是哥哥的勾命鬼。半夜里想起干妹妹,狼吃了哥哥不后悔。”“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睡觉还想你。把住哥哥亲了个嘴,肚子里的疙瘩化成水。”“我把哥哥藏在我家,毒死我男人不要害怕。迟来早去是你的人,叠到一起在结婚。”——出自《黄土地情歌》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无人生意义的灵魂,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出自《我的梦想》背了运的时候只是想走运有多么好,要是能走运有多好。到底会有多好呢?想想吧,干吗不想一想呢?我就常常这样去想,我常常浪费很多时间去想这样的蠢事。——出自《好运设计》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和印象。我无意追踪史实。我不知道追踪到哪儿才能终于追踪到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和印象。有位大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句话给了我胆量。——出自《记忆与印象1》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漫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破碎而成片段。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出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出自《记忆与印象2》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里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出自《想念地坛》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是呀,这五十七年我都干了些什么?——扶轮问路,扶轮问路啊!……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海水无限。——出自《扶轮问路》
复制口令:4$gHT9dzywzDu$:// CA1831,打开手机淘宝即可购买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