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秉承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的宗旨,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国家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本
周
推
荐



字正腔圆、婉转悠扬的唱腔
虚实结合、一板一眼的动作
五彩斑斓、个性鲜明的脸谱
制作精美、绚烂华丽的服饰
……
戏曲这一集中华文化之精粹的大众艺术
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圈粉”年轻一代
看直播,转视频
线上来互动,线下去捧场
他们与传统戏曲亲密接触
听戏、看戏成了生活的一个环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越剧和评剧
感受他们的独特魅力

(越剧《孟丽君》演出剧照)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
又称“女子科班”“的笃班”“绍兴文戏”
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越剧”
2006年,越剧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越剧《五女拜寿》演出剧照)
古装是越剧的特色服饰
裙长衣短,胸腰收紧,形体分明

裙长衣短(越剧《双珠凤》演出剧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
优美动听,真切动人,唯美典雅
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题材上以才子佳人为主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是其经典剧目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剧照

评剧《回杯记》演出剧照
评剧起源于小曲“对口连花落”
又名“蹦蹦戏”“平腔梆子戏”
先在河北农村流行
后入唐山,故称“唐山落子”
但最终以“评剧”之称名闻天下
2006年,评剧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评剧《杜十娘》演出剧照
评剧以唱见长,吐字清楚
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
表演生活气息浓厚
颇具亲切的民间味道
形式活泼自由,善于百姓生活

评剧《花为媒》演出剧照
新中国成立后
评剧进入新的繁荣发展时期
出现了一批广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
如《刘巧儿》《祥林嫂》《疙瘩屯》等

评剧《刘巧儿》演出剧照

评剧《祥林嫂》演出剧照
越剧、评剧各有各的精彩
与京剧、黄梅戏、豫剧
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五大剧种”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涌现了一批批名家

越剧名家王文娟

越剧名家袁雪芬

评剧名家新凤霞(评剧《花为媒》中的扮相)

评剧名家冯玉萍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
“曲艺荟萃——历代京剧名家展”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请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