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知时代,启迪人生,你好我的朋友们,你现在听到的是《中国好故事》。今天是星期五,我们一起说说:咖啡里面加白酒,这算不算“混搭”?
咖啡+白酒,有趣的食品创新史
淘淘告诉我,他差一点酒喝酒了!天啊,他可是三年的小学生,怎么会想喝酒呢?
这件事还要从一杯咖啡说起!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看到很多人都在排队买咖啡,他心里想:“咖啡?小朋友好像不能喝咖啡,不过没关系,喝一次没什么大不了。”于是,他跟着那些大人一起排队。
终于轮到他了,服务员说:“你真的要喝这个咖啡吗?”淘淘说是的。可是服务员却说:“你不能喝,只有大人才可以喝这个咖啡!”
淘淘不高兴了,他说:“谁说小孩子不能喝咖啡的,我就是想喝一杯而已呀。”结果服务员告诉他:“这个咖啡里面,有白酒!”
原来这个咖啡,是瑞幸和茅台推出的联名产品“酱香拿铁”。幸好服务员负责,不然十岁不到的淘淘可就喝上茅台啦。

虽然小孩子不能喝,可是大人们似乎喜欢的不得了,长长的队伍让人害怕。据说这款咖啡上市那天,就卖了1亿元。
美酒加咖啡,到底是什么味道?有人说确实有白酒味,“有点甜,像吃酒香草头的感觉”,也有人觉得像“味道比较淡的酒心巧克力”,不过也有喝不惯的,表示还是更喜欢传统咖啡。
其实,在咖啡里“加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咖啡加牛奶就是拿铁,咖啡加抹茶就是抹茶咖啡,咖啡加橘子汽水,就是橘子咖啡,反正搭配什么的都有,我还听说有在咖啡里加大酱的。
不过,你吃过用咖啡煮出来的泡饭吗?
上海一个咖啡馆里就有这样一款特殊的咖啡,它由浓缩咖啡、扁桃仁奶冲泡米、海苔而成,风味独特。除此之外,店里还有另一款酱油饴拿铁,咖啡里加入了甜味酱油,口感咸甜,反正我感觉挺奇怪的。
上海滩的混搭咖啡让人眼花缭乱,除了泡饭咖啡,还有糟卤咖啡,中西合璧,有上海特色。但有不少喝过的人评论说,“就是在咖啡里加了一点糟卤”“只闻到一点糟卤的香气,但很难尝出味来”。
除了咖啡,还有一种饮料也在混搭,那就是奶茶。最初,中国台湾人将珍珠加入奶茶,风靡全球的珍珠奶茶就此诞生。后来奶茶混搭了什么呢?芝士奶盖!如今已经成为奶茶店的标配。除此之外,蛋糕、芋泥、麻薯等小料也陆续登场,逐渐成为奶茶界的红人。
这场创新“竞赛”远没有结束,不仅珍珠逐渐进化成各种形态,其他配料也是层出不穷、争奇斗艳,随着各类水果的加入,口味选择之多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但这些产品真的好喝吗,还得打个问号。看到现在奶茶店的菜单,再啜一口手里沉甸甸的奶茶,不少人都感叹甚至喝出了一种八宝粥的感觉。为了追求新奇,各种口味的胡乱叠加,反倒成为败笔。
所以说,食品界搞创新,绝不是什么“拍脑袋”的行为,也得讲科学。
我们都很熟悉可口可乐。今年是可口可乐诞生的第137年。一百多年来,这家公司创造了许多产品,它们都与一个词相关——“创新”。

这些创新涉及原料的研究和应用,涉及配方和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涉及包装和功能的设计和变化,甚至还涉及饮料售卖设备的开发和更新。正是这样的创新,使得当年5美分一杯的甜味饮料,成为经典并一直流传下来。
可口可乐亚太区研发中心负责人说,对产品的创新其实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五感六觉”:“五感”就是被尊重感、高贵感、安全感、舒适感和愉悦感,含有非常多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因素;“六觉”则包括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知觉,带有较多情感方面的因素。这就要求科研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科技和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要把文化融入到创新之中。
有时候,创新创意似乎也不难,就像酱香拿铁那样,两个本来不搭的东西,能够让它们叠加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种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食谱是乱点鸳鸯谱。食品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里面蕴含着无数研发人员的心血。也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用心、美味的创新食物端上我们的餐桌。
以上故事内容由引力盒子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