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烈酒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在喝酒时,将白酒倒入杯中,经过摇晃,杯壁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附着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白酒挂杯现象。


所谓挂杯是指在杯中倒酒后,以杯轴为轴心,然后轻轻旋转几圈酒杯,让酒液也随之旋转起来。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时,酒杯的内壁就会留下一道道酒滴、薄膜或酒环等,这是就挂杯。
挂杯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葡萄酒,其目的是通过旋转酒液,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酒液中香气物质的释放,也就是进一步醒酒而非鉴别酒质优劣。近些年,其也被用于白酒的感官品评中。
从物理力学角度解释,当酒液在杯壁上铺满,和空气的接触面增大,蒸发作用加强,而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它首先蒸发,于是形成一个向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水和酒精相比,单位面积的表面能高,酒精浓度下降了。
酒液的表面能会增高,表面张力增大,在杯壁上的附着力也增大,所以酒液到处便累积形成一个拱起,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重力最终取胜破坏了酒液表面的张力,酒液下滑释放出“酒的眼泪”。
所以,有人说,挂杯其实是酒精和水的一个交战,酒精含量高的酒更易出现挂杯现象。
平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挂杯来判断酒的好坏,那么这些方法靠不靠谱呢?说不靠谱也不至于,说靠谱呢,也不严密。只能说是,有一定的漏洞,结果不完全准确。
挂杯是很难反映出酒质品质的高低的。首先,酒杯材质不同,有玻璃杯,有陶瓷杯,平常饮酒时候我们通常用的是小杯子,不像实验中统一用的大杯子,而且同一种材质洁净度不同也会影响挂杯效果。另外挂杯重量的确有差异,但差异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肉眼很难观察到这种微小的差异。
除此之外,高度酒挂杯明显,有的劣质酒虽然酒精度也高,通过增加增稠、黏度高的物质,添加一些风味物质,也可以达到高度酒挂杯效果。
总的来说,白酒挂杯可以作为评判白酒质量高低的一个维度,但是不能作为唯一标准,还要从酒花、酒色、闻香、口感等多方面去考虑。白酒工艺复杂,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工艺,酿造出不同香型的白酒,挂杯也会有一定差异。当前业内较为严谨的结论是:品质好的酒,挂杯效果一定好,但是挂杯效果好的,却不一定是好酒。

岁月轮回酿美酒
持之以恒铸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