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8月20日
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暨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在云南昆明举办
本届主题为“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详情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会期从16日至20日,展会设15个展馆,将举办14场会期活动和20多场系列经贸活动,共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相关代表,28个省(区、市),89家世界500强、42家中国500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线上线下3万余家参展商参会,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和RCEP成员国全覆盖。
借此南博会之际
小编带你一起开启
一段走心的“读城”之旅
看看南博会上的那些腾冲元素
皮影戏,俗名灯影子,又名“皮人戏”,是腾冲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艺术形式。据皮影艺人讲,腾冲皮影是明洪武年间从江南、湖广、四川一带传入的,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
其剧目据统计约有三、四百出。剧目题材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演操作灵活自如、唱腔圆润优美,对白生动风趣。
除了精湛的表演技艺外,腾冲皮影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靠子(供表演的皮影人物及道具,当地俗称靠子)制作极为精美。经过一代代艺人不断革新和完善,工艺已日趋成熟,形成了既有中原皮影风格,又有明显边地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
腾宣即腾冲手工抄纸。未漂白的为土黄色或淡黄色,质朴无华。经漂白后,白净细腻柔韧耐久、搓折无损、润墨性好、不易变色、少虫蛀,不易腐。除用于书写、绘画外,还用于制版印制书籍、民俗甲马纸符,抄写经文、典籍及契约等,可保管数百年不坏,故有“千年寿纸”之美誉。
腾宣色感、质地、吸水性能等内在品质较好,用墨后能渲染出层次,是书画用纸中的佳品,历来受到书画界推崇。
藤编即腾冲传统藤编,历史上腾冲以盛产藤篾著称。《三国志》就有“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就是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红藤杖》:“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诗中咏赞的红藤杖即腾冲特产——藤篾做的拐杖。
藤编品种多样,经久耐用,深受消费者喜爱。藤编产品色泽素雅、纯朴自然、轻巧灵便,玲珑剔透,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可谓贫富共享、雅俗咸宜。
腾冲的传统手工香,与中药的制作很相似,以天然香药和中药材为原料,经秘制配方精制而成。腾冲传统香外形丰富多彩,使用较多的有大香、线香、盘香、塔香等等,不仅芬芳馥郁,还有清心、安神、开窍等很多养生功能。

热海温泉结合腾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做出了一些尝试,最基本的就是以温泉本身的特性,推出了一个全国独家的“温泉浓缩液”。把天然的温泉水放到一个三级浓缩的一个机械里,把水分抽干,留下温泉的矿物质成分,做一个浓缩,有20倍和40倍的浓缩。温泉浓缩液带回家以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到温水里,就是把热海的温泉带回家。除了温泉浓缩液,硫磺手工皂也是不错的选择。
具有近千年历史积淀的腾冲中成药制作技艺,融合了各个朝代的中原医药制作技艺,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高黎贡山物种基因库造就了云南腾药“好山好水出好药”的良好口碑。“腾药”精选道地药材,秉承古法炮制,按照每一品种所要求的药效特点,总结出药材炮制规程22个,药材净制规程19个,让传统制药工艺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及传承,使药性发挥到极致。知名品种有心脉隆注射液、安宫牛黄丸、人参再造丸、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颗粒等130个国药准字批文。

腾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种茶历史悠久,高黎贡山至今还保留着上万亩古茶树群落,据考证树龄已逾千年。高黎贡山茶树资源丰富、独特,品质优良,具有普洱茶生产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这里处处是高山,山山是林,林中有茶,人茶相伴,山水相映。
腾冲饵丝为胡家湾村民利用当地特产浆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饵丝为腾冲最主要的小吃之一,风味独特,不论煮吃、炒吃都非常可口,特别是腾冲炒饵块关于“大救驾”的传说,更是使其名闻遐迩,倍受省内外游客青睐。
中国—南亚博览会
本届南博会设15个展馆,分别是开幕式馆、南亚馆、东南亚馆、境外馆,以及区域合作馆、资源经济馆、园区经济馆、口岸经济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馆、文化旅游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馆、数字经济馆、先进制造业馆9个专业展馆和“永不落幕的南博会”2个展馆。展览面积共15万平方米,线上同步展示线下展馆内容。
展会期间,将举办14场会期活动。除开幕式等3个专场活动外,将举办第4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2023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省长论坛、第16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第4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第9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第5届中国—东南亚商务论坛、第2届RCEP国际贸易投资合作论坛、第4届新时代沿边开放论坛等8个专业论坛,以及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3个配套活动,将发布一批促进共同发展的研究报告、合作倡议等重要会议成果。
来源:腾冲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