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短短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最近几年深圳一直在补民生与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的短板,各个区相继推出一批次的大型公共项目建设计划,并在这些项目的筹备阶段,就颇具前瞻性地提出了“运营指导设计建设”“投建运管一体化”的理念。具体到实践阶段实质就是:
项目筹划阶段就提前考虑运营方向与运营内容,保证项目建成以后的运营效果
提前测算运营投入、做好财务筹划,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提前匹配运营商参与项目筹划、设计优化、建设管理工作
大多数公共项目按照该思路实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部分项目甚至孕育出一些行业内的独角兽企业,当然也有部分项目因自身问题,在前期很难开展运营筹划与财务平衡工作。
作为产业重要配套的大型博览中心就是这样的项目。博拓深度参与了深圳国际博览中心项目的建设运营方案研究,并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牵头下,邀请一些知名的企业进行了市场测试,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我们结合这些项目实践,总结一下博览中心这类项目的特点供大家参考。
一、深圳国际博览中心项目简介
深圳国际博览中心项目最早选址于龙岗中心城大运公园旁,后经研究选址调整到龙岗区坂田街道雪科技城,南坪快速和环城南路之间。项目拟打造成以轻型化、特色化会展业务为核心,同时兼顾大型会议、高科技和文化创意等等产业需求的大型博览中心。
二、市场测试情况介绍及分析
(一) 市场测试反馈情况
市场测试的结果总体不理想,大部分知名的社会资本均未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向,其中在项目早期阶段,曾有一家行业头部运营商提出自己的商务条件,共提出两种方案:
方案1:通过住宅用地补偿,要求政府配置数十万㎡住宅 方案2: 商业资源补偿,要求政府配置超过100万㎡的商业物业
(二) 市场测试结果原因分析
(1)项目本身面积大、建设标准高,投资额过大,对应的投资回收期过长
(2)功能单元多,运营难度高且运营成本
(3)配套酒店、会议中心等功能单元看似盈利性强,实则经营风险非常高
(4)占据核心功能的会展单元,资产利用率低
三、博览中心类大型公共项目引入社会化运营的启示

博拓·文章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