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今日聚焦 | 第六届进博会将于2023年11月5至10日在上海举办 |
天津海关推出10条具体措施畅通进出口物流通道 | |
商品规范申报易错点解析 | |
2023年上半年泰国出口下降 未来面临挑战 |
关务动态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2018年以来,进博会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作为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积极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国际影响更加广泛,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第六届进博会秉承 “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组成,2023年11月5—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进博会官网https://www.ciie.org/zbh/index.html
(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长按二维码查看原文)
日前,天津海关结合天津口岸实际,在畅通进出口物流通道方面推出10条具体措施,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
通过持续巩固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探索实施航空口岸“直提”作业。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超 37%的进口集装箱货物通过“船边直提”快速提箱,进口提箱用时从以往1-2天最短压缩至1.5小时,超过27%的出口集装箱货物通过“抵港直装”在运抵码头后24小时内快速装船出运。推广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设置“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建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企业台账,实施优先查验和“5+2”预约查验便利措施。优化特殊物品审批流程,实现一站式审批。推动出口种苗等农产品由“实货监管”向“过程监管”转变,服务农产品出口。开展风险评估,加快优质农产品检疫准入。助力本地食品产业不断升级,做好技术帮扶,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对涉及民生重点进口食品,扩大“保税+”政策优势。实施“先放后检”,对进口铁矿、棉花实施“依企业申请”品质检验。对进口水泥等大宗资源商品实施检验结果采信。
下一步,天津海关将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持续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深入企业一线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提升政策宣讲的覆盖面与精细度,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为畅通物流通道、服务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津关力量。
(来源:海关总署)


(长按二维码查看原文)
关务解读
商品规范申报是《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中涉税要素申报规范指标的重要认定内容之一,企业应加强学习及对照自查,从源头上提高合规水平,有效化解税收风险、提高通关效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及释义》(2023)(以下简称《规范申报目录及释义》),以下梳理总结了一些常见易错问题,供广大企业学习借鉴。
(来源:青岛海关12360热线)


(长按二维码查看原文)
全球视野
综合泰国媒体近日消息,由于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高,2023年6月泰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4%,为连续第9个月下降,但缩幅小于预期。
(来源:驻宋卡总领事馆经贸之窗)


(长按二维码查看原文)
普陀区领导一行莅临兴亚调研指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商务部、海关总署、青岛海关12360热线等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