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我和我的乡村|打响金“蒜”盘,他发现了“大产业”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10 00:56:19     246

说到大蒜,大家一定不陌生,无论是热炒还是凉拌,餐桌上总少不了它的身影。

江苏省邳州市是全国三大大蒜主产区之一,有“中国大蒜之乡”的美誉。邳州市宋庄村里更是藏着一位致富领路人。

高于市场价收购大蒜
给蒜农吃致富“定心丸”

1998年,张黎明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宿羊山镇宋庄村和父亲一起做大蒜收购生意,走街串巷时,张黎明发现大蒜丰收了,蒜农们脸上却没什么笑容。

“大蒜卖不上价,辛苦忙碌一年,收入只够温饱,大家都去种别的了”一位卖蒜的老大爷向张黎明说起了心中的苦闷。

2001年,张黎明到南方推销大蒜

没人种蒜就没有蒜收,这可不行!张黎明决定为家乡的大蒜寻找新的出路。

蒜农对价格不满意,张黎明就在镇上摆摊设点,以每斤高出市场1角的价格收购大蒜,装上火车运往外地批发市场推销。

新大蒜上市主要在6月到9月,正值盛夏,张黎明打着草席和满车厢的大蒜待在一起,活动区只有不到2平方米,连睡觉都伸不开腿,他就这样冒着暑气带着大蒜“走南闯北”一干就是4年,打通了销路。

张黎明在田间收蒜

“我承诺他们,只要我还收蒜,就一直高于市场价收,当时大家都不相信,也有人问我这图个啥,过了两三年,见我还是高价收,他们心里才踏实。张黎明回忆。

电气化护航
大蒜收购储藏深加工用电无忧

蒜农们的目光关注着张黎明,张黎明的目光则投向大蒜产业的未来。

2002年6月,累积下不少客户的张黎明创办了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鲜蒜收购、出口贸易。

和邳州多个村镇签订了大蒜购销协议,依旧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大蒜。周边的村民们听说了,也争相买蒜种、种大蒜,公司第一年出口额达176万美元。

农户们在田间收蒜

但只做单一的大蒜贸易,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蒜农们收入不高的问题。张黎明觉得还是得走深加工、工业化的道路。

“蒜片、蒜米是比较基础的蒜产品,如果从普通的蒜头加工成黑蒜,从效益上来说有七八倍增加。但黑蒜发酵车间温湿度完全依赖设备控制,对用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厂房刚开始建,宿羊山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就上门了,综合考虑产品储存、控温控湿、黑蒜发酵等因素制定供电方案,车间建到哪里,供电线路设备就架到哪里。

宿羊山供电所先后为黎明食品新增330千伏安变压器2台,改造原有变压器1台,新架10千伏线路5.7千米。2017年,黎明食品子公司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建成投产

投产后,每到夏季收购旺季,张黎明的加工车间就不停转。这时候,除了频繁的上门检查,供电员工还确确实实帮张黎明省了钱。

供电所工作人员帮助进行负荷测算,根据我们用电情况的变化给我们提出用电建议,每年能节约电费40余万元,靠谱!”张黎明说。

目前,张黎明的工厂内各类大蒜深加工产品年产量可达10万余吨,年产值超10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00个,带动当地近10万农民共同致富。

邳州大蒜香飘海外
擦亮招牌闯世界

2023年6月,新蒜上市,市场行情像“开挂”一样一路高涨。7、8月份,直径6厘米以上的干蒜收购价更是达到了每斤6元以上,创同期历史新高。

“今年产销两旺,蒜农们迎来一个丰收年,我们的海外订单络绎不绝,”张黎明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张黎明在印度尼西亚考察市场

为了更好拓宽市场,今年,黎明食品投资搭建的“蒜易通”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大蒜的线上交易,不仅提升大蒜产业的效益,还拉升了整个产业的标准化水平,让普通的蒜农也从大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获利。

黎明食品的“电子化”道路走得更宽广。

“用电上我是真没操过心,供电所事事都想我们前面了,无论是增容还是检修,只要是关于用电的事,随喊随到”。

如今,村民们收入越来越高,镇上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一多半人在家里盖了新房,大家富裕起来。

张黎明看来,小蒜头里有爱、有温暖、有感动、有成长,它承载着蒜农对生活的热忱和希望,而他能做的,就是继续深耕农业,造福蒜农,带领一方致富,让蒜农的钱袋子更鼓。



- End -

供稿:沈晓洁(国网徐州供电公司)

胡骁 王登甲(国网邳州市供电公司)

责编:张琪

校对:许阳青 张根源

/

———————————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