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的数字营销 你了解多少

在不少主办方的印象里,数字营销是可以拆分的,“数字”代表手段,“营销”代表目的,所谓数字营销就是在线上的营销渠道做营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数字营销和传统广告其实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打广告罢了。

实际上数字营销不仅仅是新的渠道,更是一种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会展数字营销会发现,那些在会展数字营销领域做得较好的主办方通常会有几个特质:
善于观察行业
会展公司本身就是行业的观察家,每年我们的主办方都会和众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的会展主办方其实会比企业有更多的了解。而那些数字营销做得好的公司往往更善于观察和表达,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触达行业用户。
相比于说服用户购买自己的展会服务(无论是展商还是观众),用观点取得共鸣要容易得多。但是这对于很多强关系型,尤其是依赖于传统营销模式的展会是个不小的挑战。会观察、有观点是一方面,能表达出来让用户爱看又是另一种能力了。所以近几年我们会看到不少行业媒体冒出来成为会展行业翘楚,就是因为他们在内容方面更有优势。

关注用户体验
很多在传统模式游刃有余的主办方在数字营销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我认为关键是我们和用户交互的模式不同了。之前主办方更专注于展商和观众的现场体验,而在营销层面其实关注的是信息的单向传达。但互联网模式一方面让用户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更注重平时的交互,社群的粘性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展会的平台价值提了更高的要求。
不单单是社群,即使是简单的信息流广告,也强调用户体验。如果不能符合渠道的展现形式,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就不能取得好的营销效果。所以主办得不断琢磨用户的喜好和平台规则,确实不太容易。

重视数据
数字营销,数字化只是表征,数据化才是核心。我们大部分主办方目前已经做了数据积累的工作,但真要用数据来支撑和指导营销,支持决策,这样的主办方少之又少。这背后不仅仅涉及到数字营销渠道、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涉及到建立展会的数据营销模型,更难的是要在公司全员树立数据为中心的观念。

2023年8月19-20日,中国(武汉)会展数字化创新大会+第17期中国会展集训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举办。
潘涛将把近期的市场观察做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并分享给行业同仁,希望大家一起交流,共同精进会展数字营销的理解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