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株洲企业商会应邀参加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摄影展启动仪式

湘潭伢子汤洪波的航天日记
2021年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2021年6月17日9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这次摄影展,一共有153张照片。浏览这些照片,我仿佛又回到了在空间站的日日夜夜,又回想起了每一幅照片背后难忘的记忆。进人约400公里轨道后,把安全带解开。身体马上就飘起来了,得抓住座椅或者飞船上某个突出的设备部件,不然人一下子就飘到了天花板上。我慢慢地凑近舷窗、首先看到淡蓝色的地球,400公里高度已经能明显看出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它的边缘有一层柔和而又明快的蓝色辉光,这层辉光之上就是漆黑的宇宙背景。太空看天空和我们日常看到的蓝色天空不一样,太空的天空是纯黑的。
鲁晓波先生说,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摄影师用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其意义在于表现存在的多样性方面,摄影者以一种自己特殊的视角向我们展现那些本已存在的某个经典。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源自于你特定的场景视域,以特定的视角、时刻,捕捉特定对象的魅力瞬间。摄影师在记录他观察到对象的同时,也是摄影师精神世界的借景显现,可以说是他与大自然的关系的某种结缘和默契。
中华民族自古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问天”的传统,《周易》中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兰亭序中也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名句。
今天,中国的航天成就使我们跻身世界太空探索科技前沿,航天精神更为我们提供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汤洪波的作品即是视觉盛宴,也是精神赋能,加深了我们对敢于超越的航天精神内涵的了解,自信自豪感油然而生,实现了他“希望在人类漫长的宇宙探索中,留下属于中国人的太空印相”。
举办此次展览,是我们向英雄航天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