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矿山遗迹,博览矿石奇观——地理教研组研学活动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7-01 01:02:46
9
为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深入了解“世界钨都”矿业开采的前世今生,探究矿产资源的概况特征——
2023年6月18日上午,大余中学地理教研组教师组织高一年级学生代表走进西华山国家地质矿山公园、大余钨都博物馆开展研学考察活动。
西华山位于大余县城西5公里,海拨827.8米,是赣南四大名山之一。古时,山上古木参天,瀑布飞流,风光绮丽,景色迷人。明代书法家张弼游览西华山,为山间美景吸引,流连忘返,留下的赞美诗句:“参差树影青云上,远近泉声白石间”。
西华山这个地名闻名于世、蜚声海内外,却是因 “钨”,钨是一种有色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金属,钨矿在古代被称为“重石”。西华山所在的大余县,素有“世界钨都”之美誉,西华山则是“世界钨都”的主峰。
研学前领队教师发放研学手册,强调注意事项,播放西华山钨矿开采历史发展演变专题视频,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研学第一站,我们来到西华山国家地质矿山公园,了解西华山钨矿开采历程,参观系列钨矿开采旧址。
斗转星移,随着矿石资源日渐枯竭,这座闻名世界采钨史的名山逐渐失去往日风采。西华山矿部原本人声鼎沸宛如闹市,现今成为寂静的角落。只留下空荡荡的大楼、寂静的街道、废弃的机械、简陋的工棚......
但是,一个多世纪的开采历史,留下了体系完整、类型丰富的矿业遗迹。这些矿业遗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极具地方特色的矿业遗迹、遗址景观、钨矿历史景观和人文自然景观,构成了西华山钨矿特有的宝贵财富。
研学第二站,我们来到大余县世界钨都博物馆。馆中再现了往日采矿景象,琳琅满目的矿石有序陈列,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带队老师们引导学生观察,并深入浅出地讲解。
馆中展览出各种各样的矿石,色彩斑斓,令师生大开眼界,激起师生的热烈讨论。
研学结束返校后,研学小组成员积极在所在班级做成果汇报,带动更多学生探索西华山钨矿开采历史,思考大余未来发展方向。
地理课堂从不拘泥于学校教室中,大到广阔自然、大好河山、多元社会,小到校园微景,衣食住行,都是地理的无形课堂、无边教室。
地理组的老师们勇于创新,积极转变课堂模式,利用县域地理资源要素,设计了这次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矿山、触摸自然,以看的见、摸得着的方式,对课本中岩石、地质、矿产开采等知识有更加生动、直观、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本次研学气氛活跃、富有成效,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有效突破教学疑难点,让同学们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浓厚学习兴趣,树立人地协调观、锻炼地理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们跳出方寸之外,获得更广阔的视角,学会用更开阔的视野、更豁达的心胸面对学习和感受生活。
编排 | 秋老师 初审 | 刘书明
二审 | 李晓然 终审 | 张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