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红酒世界】“彩虹之国”南非葡萄酒,耀眼之星皮诺塔吉、白诗南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29 12:25:21     17
南非被誉为“人类的摇篮”。是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有着“彩虹之国”的美誉。


这里的土地也同样非常古老和具有多样性。它不仅有广袤的大地、绝美的风光、超多的野生动物,同时还出产优质的葡萄酒。南非(South Africa)葡萄酒至少有350年的历史了。


南非葡萄酒发展历史

1655年——开普首任总督Jan Van Riebeeck(杨·范·里贝克)在南非种下了第一株葡萄。
1659年——由这些葡萄酿造的第一批葡萄酒问世。
1688年——大约150个法国胡格诺教徒移民到了南非,并带来了先进的酿酒技术。
1990年——南非葡萄酒原产地法规修订 & Nelson Mandela(纳尔逊·曼德拉——南非前总统,一位伟大的民族主义领袖)被释放,对于南非葡萄酒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远大的意义。


2010年,南非葡萄酒开始引用一个新标签——世界上首款可以证明此葡萄酒是用诚信酿造的,也是以可持续性方式生产的标签。

这个标签可以保证这款葡萄酒的100%的葡萄来自于酒瓶上标明的产区,并在南非装瓶。而且可以保证不低于85%的葡萄是同一个品种和同一年份。想要引进这个标签的酒庄还需要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净化生产污水,在农地中引入野生动物来保护这个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植物王国的生态多样性。酒庄还需要接受每三年一次的独立审查,以证实符合以上标准才能使用这个新标签。截至到2011年,已经有85%的酒庄引进并使用了这个新标签。

南非葡萄品种

南非耀眼之星“皮诺塔吉"


最具南非本土特色的红葡萄是皮诺塔吉(Pinotage)。为什么说它最具南非本土特色?因为皮诺塔吉是南非自己用黑皮诺(Pinot Noir)和神索(Cinsault)培育出来的国家标志性新品种。

皮诺塔吉诞生于1925年。当时,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Stellenbosch University)的首位葡萄栽培学家阿布拉罕·贝霍尔德(Abraham Perold)在自己的家乡引进黑皮诺时,发现这个娇贵的葡萄品种无法在南非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于是他希望能够将黑皮诺的精致优雅和神索(Cinsault)的耐寒性及高产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成功的葡萄品种。通常,神索在南非被称作埃米塔日(Hermitage),所以他便取黑皮诺中的“Pinot”和埃米塔日中的“Tage”,将新品种命名为“Pinotage”。就这样,皮诺家族的新成员——皮诺塔吉诞生了。

然而,皮诺塔吉葡萄酒没有继承黑皮诺葡萄酒轻盈和低单宁的特性,大部分皮诺塔吉葡萄酒酒体饱满,带有黑莓和烟熏的风味,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单宁结实,酸度较低。而优质的皮诺塔吉葡萄酒酒体较为平衡,风味浓郁,带有成熟的黑色水果风味,余味持久且伴有一丝甜甜的烟草风味。

虽然皮诺塔吉是一个成功的葡萄品种,但由于其缺乏令人惊艳的特性,一度被冷落,甚至直到1961年,皮诺塔吉才第一次出现在南非葡萄酒的酒标上。1991年,炮鸣之地酒庄(Kanonkop)的皮诺塔吉红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The International Wine Spirits Competition,简称IWSC)中获得“最佳红葡萄酒”奖杯,从此它开始获得国际的认可。如今,南非葡萄酒的品质日益提升,皮诺塔吉也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葡萄酒爱好者的青睐。


在南非普遍种植的红葡萄品种还有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yrah)和黑皮诺(Pinot Noir)。其中南非酒庄经常把赤霞珠,梅洛和品丽珠(Cabernet Franc)进行波尔多风格(Bordeaux-style)的混酿。


多姿多彩白诗南(Chenin Blanc)

在南非,种植最多的白葡萄是白诗南(Chenin Blanc,当地称为“Steen”)。在白葡萄酒界,白诗南虽不及霞多丽和长相思那般抢眼,但它也有自己的别样魅力。白诗南是世界上可塑性最强的葡萄品种之一,在不同的土壤、气候和酿造工艺下能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从干白到甜白,从静止酒到起泡酒,多姿多彩的白诗南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大种植的白葡萄是鸽笼白(Colombard),在当地主要被用来酿造白兰地(Brandy)。亚历山大麝香葡萄(Muscat of Alexandria,当地称为“Hanepoot”)在当地主要被用作酿造甜酒(Vin de Constance)。其它的白葡萄品种有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霞多丽(Chardonnay)和维欧尼(Viognier)。

南非葡萄酒产区

目前南非大约有94545公顷葡萄种植,延绵800多公里。根据葡萄酒原产地方案,南非葡萄酒生产区域被划分为地理单元(geographical units),产区(regions),次产区(districts)和小产区(wards),南非葡萄酒共有27个不同的次产区和78个小产区。


南非葡萄酒共有6个地理单元,除了西开普(Western Cape),还有北开普(Northern Cape),东开普(Eastern Cape),夸祖鲁-纳塔尔(KwaZulu-Natal),林波波(Limpopo),自由邦(Free State)。



南非绝大部分的葡萄酒都产于凉爽的西开普(Western Cape),而北开普(Northern Cape)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雨,为国内市场提供大量的廉价但有着较好平衡性的葡萄酒。


西开普省(Western Cape)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共和国。这里的土地和气候十分适合葡萄的生长,是南非的一个重要葡萄酒生产王国。西开普省西面和南面分别被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绕,受大西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交汇的影响,这里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漫长且日照充足,冬季温暖湿润。该省拥有着南非绝大多数的葡萄园,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产酒区域如帕尔(Paarl)、斯特兰德(Stellenbosch)和康斯坦提亚(Constantia)。

康斯坦提亚

康斯坦提亚(Constantia)是南非最老的葡萄酒产区,素以独特的天然甜酒和最古老的老藤(350年树龄)葡萄酒而闻名。受海洋的影响,这里培植的葡萄品质优秀,酿造的葡萄酒结构精致,口感细腻。


空中俯瞰Klein Constantia(克莱坦亚酒庄)

斯泰伦布什

斯泰伦布什(Stellenbosch)产区创建于 1678 年,是南非首屈一指的产区,素有“橡木之城”的称号,被誉为南非的“波尔多”(Bordeaux)。斯特兰德位于群山环绕的河谷之中,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同时受福尔斯湾(False Bay)海风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微气候,培植出的葡萄品种品质优良。



Stellenbosch的酒庄旅游指示牌

帕尔

帕尔(Paarl)曾是南非酒农联合协会的诞生地,因此也一直被认为是南非葡萄酒产业的中心。产区拥有多样化的风土条件和微气候,酿造的葡萄酒非常具有产区特色,因而也逐渐受到葡萄酒行业的赏识。



黑地(Swartland)以干农法(dry-farming,无灌溉)的方式种植,葡萄产量的控制和风味的集中使得其出产的以老树藤的白诗南葡萄酿造的酒和高品质的西拉为人熟知。

达岭(Darling)也出产以老树藤的葡萄酿造的酒,最出名的是其生产的长相思。

得班山谷(Durbanville)最有发展潜力的是风格纯净的长相思。

伍斯特(Worcester)在南非葡萄酒每年的总产量中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主要生产的酒是白诗南和鸽笼白。

罗贝尔森(Robertson)出产优秀品质的西拉和酒体饱满的霞多丽。

沃克湾(Walker Bay)可以生产出一些南非最优秀的霞多丽和黑皮诺。


南非酒庄

安东尼· 鲁伯特酒庄(Anthonij Rupert Wines)


安东尼· 鲁伯特酒庄外景  photo by rupertwines

可能不了解南非葡萄酒的人并不知道安东尼· 鲁伯特酒庄,但大家一定听说过卡地亚、登喜路、伯爵、万宝龙这些知名品牌吧?没错,这些都是鲁伯特家族旗下的奢侈品牌噢。下面提到的猎豹家族酒庄也是鲁伯特家族旗下的产业。


酒庄主要庄园L'Ormarins内展览的一辆古董汽车  photo by rupertwines

猎豹家族酒庄(Leopard's Leap Family Vineyards)


猎豹酒庄的一处,可看到站在高处的猎豹塑像  photo by Leopard's Leap


酒庄开设的烹饪课  photo by Leopard's Leap

克莱坦亚酒庄(Klein Constantia)


秋冬季节下的Klein Constantia酒庄  photo by Klein Constantia


1980年代发行了第一批现代化Klein Constantia天然甜酒

 photo by Klein Constantia

尼德堡酒庄(Nederburg Winery)


霭霭云雾下的尼德堡酒庄  photo by Nederburg


酒庄经常会举行音乐会之类的活动 photo by Nederburg

Rustenberg Wines(勒斯滕堡酒庄)


Rustenberg酒庄一角  photo by Rustenberg


围绕着水龙头长起来的大树,已经成为了酒庄的特色景观之一

 photo by Rustenberg

瑞斯德路酒庄(Rust en Vrede)


酒庄前院  photo by Rust en Vrede


酒庄里布置温馨的餐馆  photo by Rust en Vrede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侍酒师画报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