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你的自律和身材,是如何被食品公司操纵的?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28 23:34:41     14
  • 点上方蓝字可加我们,做您身边的健身教练

  • 个人微信:zzh870207

减脂期

大家为了能瘦下来,
一口甜食都不敢吃了。
每天餐桌上面全部的组成都是“健康食物”。
然而这一切并没能让我们瘦下来,
甚至还胖了 2 斤。
 ‍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老天针对我?

当然不是老天针对大家,针对大家的是食品公司!随着断糖生活习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糖不仅会让我们变胖,还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当然,这样的消息也传到了食品公司那里,于是他们开始想尽方法,把食物中的糖隐藏起来。他们采用换成分、换名字等等方法,把自己伪装成”健康食品“

我们再也无法从中找到常见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白砂糖,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奇怪的名字,因此很难再通过食物配料表再判断它是否健康了。这也使得在 17 日国家卫生委员会发表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日糖摄入量不降反升,达到了 30g/天,远超世卫组织的建议
 ‍
 ‍       
原因并不是别的,
就是食品公司将食物中的添加糖换了“衣服”。
业内人士透露食品公司”藏糖“方法
今天就来给大家整理几个最简单的方法,
很可能 
你瘦不下来就是因为食品制造商用了这些方法!


  •  方法一:换各种不同名字的糖 


就像糖的定义一样,它是一种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具甜味物质并且有非常多的形式。我们认识的也都是常见的,比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食品公司就抓住了这点,于是他们开始添加一些平时我们根本没听过的糖,比如:大麦麦芽、甜菜糖、浓缩果汁、椰子糖、葡聚糖、棕榈糖......
 ‍


  •  方法二:用多种糖混合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包装食品背面一定会有个食物配料表,密密麻麻的小字会写上好几排。根据国家标准要求,上面的排序一定要根据成分含量来排序。所以,在一个没有被动过手脚的甜食包装袋上,你一眼就会看到第一位的糖。

    ‍            
 ‍

然而很多食品制造商,为了把糖藏在众多配料之中。他们会加入各种不同种类的糖,甚至有时一种食品会加入 3~4 种不一样的糖。我就曾亲眼见过,之前有一款打着“健康旗号”的蛋白棒,里面甚至含有 15g 的添加糖!真的是坑人啊!

  • 方法三:在你信任的食物中加糖 


我们都知道一块蛋糕或者一根冰棍都含有非常多的糖,但从来没想过很多“网红大V”推荐的酸奶、燕麦、意面酱,也都是含糖的。以杯装的酸奶为例,一杯酸奶仅 120 毫升含糖量就已经高达 17 克了

 ‍    
 ‍

这些我们非常信任的食品,最终成为了商家欺骗我们的手段。所以千万还是要谨慎对待每一种食物呀!

  • 方法四:将食品分成小份 

如果你以前经常会买薯片吃,你就一定会发现,不同薯片之间的热量和碳水含量相差甚远。我总会怀疑难道土豆不”正经“?但只要仔细看一下,你就会发现食品制造商的小伎俩了。

 ‍
 ‍

他们为了让营养成分表显得”很健康“,经常会把食物按份来计算,然后再进行营养成分的标注。比如:一张披萨只标一角的营养、一盒薯片只标一个小格的营养......总之他们能把食物分得小之又小,我觉得总有一天他们会把水按口标记营养成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进食更多的糖。

  • 方法五:给食物贴上健康标签 


给食物贴健康标签真的是最坑的一种方法了,食品制造商深知很多用户并不懂得太多营养知识。于是,他们开始在包装袋显眼的位置印上诸如,“低脂”、“非油炸”、“自然”、“健康”的标签,目的就是为了混淆有用户的视听,其中的含糖量能根本不比可乐少。
 ‍  ‍

在这样一个全球商品化的时代,我们的食欲就是食品公司的利润点,为了提高利润,身体健康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我们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尽量少吃不带营养成分表的产品。
比如,奶茶。

别以为点“半糖”或者“去糖”就好了。去年11月,福州消保委检测了市面上在售的40款奶茶,发现大部分品牌的奶茶,即使点了无糖,检测出来一杯的含糖量还是超过了每天建议的摄入量。

如果去糖是真的没有糖的话,那你就不会天天想喝奶茶想到抓狂了。
 

其次,要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

要知道热量的“千焦”(KJ)和“卡”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换算,以及每人一天摄入多少“卡路里”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后,也是最长远的解决办法:多自己做饭。

自己做饭,少在外面吃,少吃零食,是躲避食品公司热量炸弹的最佳方法。
当然,自己做饭也要有营养学的意识,不要天天给自己炸鸡、烤蛋糕。最重要的是,自己买菜自己做,一天吃下去多少热量最为清楚。

不要觉得这些热量是小问题。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都应该更注重自己的健康,不是吗?

那就从拒绝高糖高脂高盐食品的诱惑开始吧,开始学会自己为自己所吃的东西负责。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