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素有“瓷国”之称。早在唐代,大量的陶瓷制品就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被源源不断地运销到海外。到了宋代,我国陶瓷业进入空前繁荣的大发展时期,南北窑场林立、名窑辈出,陶瓷商品不但活跃了国内的市场贸易,而且促进了外销。宋朝立国之初就重视海外贸易,在东南沿海设立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以董理其事。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宋朝还大力发展造船业,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已经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齐全的大型远洋帆船。
耀州窑在宋代北方青瓷窑口中首屈一指,刻花、印花青瓷不仅深受国内市场的欢迎,还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发现出土耀州窑青瓷的国家有日本、朝鲜、阿曼、埃及、坦桑尼亚等。
日本距我国较近,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唐代就与我国交往密切,文化交流、商业贸易来往频繁。日本的京都位于本州的关西,依山临川,位置优越,是封建社会建都的理想地望。从桓武皇延历十三年(公元704年)建成平安京开始,直至近代前,这里一直是日本的国都。奈良和平安时期日本与中国关系甚为密切,曾多次派出遣唐使和留学僧、留学生来华学习。作为日本重要的都城,中国的丝绸和陶瓷自然也会输出到这里。在京都市平安京遗址曾出土过不少唐三彩、越窑青瓷和长沙铜官窑黄釉褐彩瓷等。11世纪以后,外销到这里的中国陶瓷数量剧增。日本京都埋藏文化研究所曾在京都市左京三条三坊的12世纪时期的水沟中,发现过耀州窑的印花青瓷。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本11世纪至12世纪的一些古遗址中曾出土耀州窑的外销青瓷。这些出土地点集中在以平安京和北部九州为中心的两大区域。“据《日本出土的贸易陶瓷(文献目录)》载,1990年发表的7部文献报告出土耀州窑系青瓷的遗迹有3处,平安京1例、博多3例、太宰府1例,总共5例。1990年以前的展览图录中发表有太宰府出土1例,博多和太宰府等前后出土合计15例。还有博多调查报告中未登载的10例以上的小片出土。近年佐贺市尚出土1例,根据本人所知的耀州窑系青瓷出土共计有27例。”
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交往甚为密切,中国宋代名窑的不少精品曾输出到高丽,对高丽青瓷的烧造影响很大,现在传世的高丽青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仿照我国宋代青瓷烧造的。在《高丽史》中,有北宋商人到高丽国的记载,他们不但给高丽带去中国的特产,而且进行商业贸易,其中就有中国的瓷器。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朝鲜半岛就曾出土过精美的耀州窑外销青瓷。现收藏在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的青釉单柄执壶与温碗,就是20世纪20年代朝鲜半岛的出土物。“在韩国国立博物馆内,也藏有数量众多的半岛出土的耀州窑青瓷,似乎和日本有所不同。郑良谟先生的《11—12世纪或北宋—金代数量众多的耀州窑或东窑器在韩国的遗留》中叙述了许多观察所见,兹将其特征突出的列举如下:外口沿下必有刻或划的弦纹;器内纹样或为刻花,或为模印,模印的较多,约占90%;内外两面皆纹饰纹样的仅见两例,但外壁刻线条的很多。”(《中国北方名窑——耀州窑》)
阿曼的苏哈尔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是阿拉伯半岛的一个古老城市,也是古代中西海上交通的要冲,这里是东亚、东南亚、印度半岛通往阿拉伯半岛、东非、北非及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在古代是由印度洋驶入阿拉伯海,再通往红海和地中海必经和停留的要港,也是从印度洋、阿拉伯海驶往波斯湾的门户,还是沟通中亚、西亚大陆与世界各地联系的咽喉。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在古代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使它成为古代东西方国际贸易的重要转运与集散地。中国古代的外销陶瓷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遗存。自1980年起,在城外约几十米处陆续出土了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许多瓷器残片,其中有宋代耀州窑的青瓷标本和耀州窑系西村窑的青瓷标本,这是耀州窑远销西亚的证据。
福斯塔特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南郊,兴盛于公元7世纪至10世纪,是现今开罗的前身,这里紧靠红海和非洲最长河流尼罗河的入海处。在尚未开拓从大西洋或印度洋绕道非洲好望角的国际航路前,中西交通唯一的通道是由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经红海再转入地中海,最后到达大西洋。在这条沟通世界文明的中西交通航线上,福斯塔特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的中枢地位,是东方的商品从红海转入地中海的集散中心。在中世纪,这里不仅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是欧、亚、非三洲国际贸易的重地和东西文明的融合点,也是当时尼罗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和制陶业中心,但公元1168年遭到十字军的围攻而毁于战火。21世纪初以来,欧、亚、非三洲的考古学家对该城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发现出土了大量的中国外销古瓷,约有12000片之多,是目前国外出土中国外销陶瓷标本最多的地方。除发现有越窑、龙泉窑青瓷、景德镇青白瓷、定窑白瓷外,还有耀州窑宋代青釉刻花缠枝纹碗和青釉印花凤鸟莲花纹盘的标本。我们不难想象,地处尼罗河沿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古埃及人民,对远渡重洋的中国瓷器是多么的喜爱啊!
坦桑尼亚地处东非中部,是中世纪伊斯兰世界海洋贸易的发达地。位于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曾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城镇和商埠,这里有很多清真寺和宫殿,在中世纪的宫殿、寺院遗址里出土了大批中国瓷器,其中就有耀州窑的青釉印花碗标本,是耀州瓷远销到东非的实证。
耀州窑的外销陶瓷,越过千山万水、远渡重洋销售到亚洲、非洲的国际市场,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作出了贡献。同时,耀州窑的陶瓷外销,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增加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为窑场增加了经济收入,也为扩大生产规模鼎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耀州窑的陶瓷外销,也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其独特的刻花青瓷和印花青瓷不但器型多样优美,而且具备多种使用功能,能满足国外使用者的特殊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闻名遐迩的耀州窑地处中国大西北内陆之地,外销青瓷要由陆路运到沿海港口再装船海运输出。交通、地理等不利因素制约了该窑青瓷产品的外销,不能与交通便利的沿海窑场竞争,因而在完成了外销青瓷的使命后,只能退出古外销陶瓷的历史舞台。
五代天青釉杯
宋代青釉六曲葵口碗
宋代青釉贴塑花叶纹灯
宋代青釉刻花牡丹纹花口尊
宋代青釉刻花牡丹纹盘
宋代青釉刻花牡丹纹瓶
宋代青釉印花飞天纹碗
宋代青釉刻花凤衔牡丹纹枕
宋代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宋代青釉刻花镂空熏炉
宋代青釉刻花菊纹器盖
宋代青釉刻花五兽足炉
金代青釉刻花贴塑夔纹双耳三兽足炉
金代青釉印花莲纹八方盘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6期
投稿邮箱:
jrbl2011@163.com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