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刘坚博士带来的题为《双碳背景下车用能源发展形势与车能融合》报告。刘博士从能源的角度解读了如何推动双碳目标。他表示,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对能源体系特别是电力行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围绕新能源汽车怎样和电力系统形成互动和电力交换,给出了未来潜力和经济性的判断。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刘坚博士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荣常如博士带来了题为《知识与数据驱动的红旗动力电池全价值链绿色低碳发展》的报告。他分享了红旗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包括了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整个的建立。其中数字化管理,一方面是电池产品的全价值链,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另一方面是制造工厂的数字化管理,还有供应链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整个标准体系的建立,对当前很多自主品牌的出海战略,欧盟对全球采取的这种产品的碳排放的标准法规的管理制度,都是一个很有益的支撑,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领域。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荣常如博士
宇通客车新能源技术部部长吴小岭带来了题为《商用车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与趋势展望》的报告。她表示,新能源商用车是实现整个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已迫在眉睫。吴部长结合宇通自身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与产业化实践以及商用车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提出构建商用车的共性技术平台和系列化的商用车产品,同步带动零部件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创新链来进行前瞻引领,产业链可以自主掌控,供应链协同齐聚的新能源产业生态。
宇通客车新能源技术部部长吴小岭
同济大学余卓平教授带来了题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展望》的报告。余教授从全球氢能发展趋势的角度,梳理了全球及我国对发展氢能尤其是绿氢的必要性,当前氢能在交通领域中应用正在稳步推进;同时也分析了我国碳中和背景下,氢能的需求预测、供给能力、经济性以及我国对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政策。他表示,燃料电池的事情大家一定要从碳中和的目标来看,因为确实燃料电池仅从汽车的技术路线上应该搞燃料电池还是搞纯电动还是搞油电混合,讲不清楚。如果从整体能源来看就会更清楚。
同济大学余卓平教授
西井科技资深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事业部合伙人孙作雷带来了题为《智效激活全球生产要素 硬核科技全球化新范式》的报告。他表示,商用车对低碳减排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这一领域面临了诸多问题和挑战,而新能源和智能化是全球商用车市场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分享西井科技在低碳新能源商用车无人驾驶上的探索和实践。
西井科技资深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事业部合伙人孙作雷
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6月11日-14日,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简称“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是国内首个国家部委及上海市政府全面参与的双碳领域盛会,旨在促进碳中和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交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贸易对接活动组成,展览规模10万平方米,国内外近600家知名企业参展,预计超10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