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2023上海物博会主论坛 | 金科丽:行远路,进而有为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09 18:59:14     21
5月31日,由中物智库和SPME上海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联合主办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主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 全纪录:2023上海物博会主论坛“新周期下物企高质量发展新路”成功举办

本次主论坛由中物研究院秘书长朱浩主持,绿城物业服务集团党委书记、行政总裁金科丽、星河智善生活集团董事长孙哲峰、中物智库创始人杨熙、绿城德聿商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云飞、朗诗绿色生活CEO吴旭、中节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荫斌、世茂服务副总裁、综合物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闫继成、厦门海投物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光军、埃顿集团总监孙桐、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蔡晓玮等嘉宾受邀出席,共同探讨“新周期下物企高质量发展新路”。

金科丽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党委书记、行政总裁

本期,绿城物业服务集团党委书记、行政总裁金科丽带来《行远路,进而有为》的主题分享。金科丽总通过绿城服务在行业中的所思、所行和所悟回答了近些年在市场化、全域化背景下,如何回归行业本源的话题。

  一、为什么“高质量发展”会成为当下的经济热词?

过去三年,物业行业受疫情和资本的影响,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到后来的熠熠生辉。2022年受上游房地产政策调整,行业发展从高歌猛进转向回归价值本身。接下来,我用近两年发布年报时,投资者提出的两个典型问题来探讨为什么高质量发展会成为一个热词。

2022年3月发布2021年年报时,有一个问题是:绿城服务对外不靠收并购,对内不靠关联方,绿城服务坚持的辛苦吗?

不容易。因为我们没有强大关联公司作为支撑,同时又不靠资本同质化的收并购,在这样的阶段,看到同行动辄30%-50%的营收和规模增长,这对坚持市场化、坚持服务,以内生型发展为主的绿城服务来说,压力非常大。但是好在我们坚持下来了,总结下来,绿城服务在行业中有两个优势。

第一,先发优势。在同行还没市场化时,绿城服务于2001年便开始走市场化拓展之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第三方非关联的比例非常高。

第二,品质领先。绿城服务一直以客户满意、员工成长两个主体作为企业文化的立足点,因此,我们拥有整体的战略定力,所以在行业高歌猛进时,我们还是坚持走市场化内生型扩展之路,走以品质为核心的服务道路。

今年3月份发布年报时,投资者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表示:公司账面现金充裕,与其投资别人,不如投资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随着行业和市场回归理性,不再以单纯规模增速论英雄,而是以整体高质量的服务质量、经营质量、市场质量和发展质量真正决定今后三至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这样的观点也更加支撑了我们的战略定力。短期来说,我认为行业看重的是物企以现金流、轻资产为中心的稳健经营能力,以及从储备到交付再到拓展的良性循环能力。长期来看,更看重的则是物企如何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以及整个产业升级、服务升级、能力升级过程中真正坚持打造自己的核心壁垒,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背景。

  二、绿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一条什么路?

对绿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有三个向好和一个基本判断。

第一,需求层面:美好向新。

现在行业处于价值回归的修复点,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认为风景大过风霜,机遇大过挑战,这也是行业坚持做市场化转型升级的基本点。我们坚信在需求层面和客户层面美好向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不会改变,尤其是在整个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过程中,物业服务在向生活服务、城市服务转型。

第二,政策层面,民生向实。

政策对物业的支持力度没有变。我国对物业服务到生活服务再到城市服务转型的政策不断出台,行业有较好的政策发展背景。

第三,行业层面:发展向好。

行业发展的根本逻辑没变。头部企业和整体行业一起渡过艰难的价值修复点,只要走出来,我们一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行业走过的几十年,我们总结物业服务有四个成为。

第一,已经成为城市服务和城市更新中的重要组成力量。

第二,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服务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第四,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贡献点。

这是我们对行业的基本判断,对行业前景看好的基本前提。

在以上三个向好背景下,绿城服务恪守高品质的服务标准,以高质量发展赢得客户的口碑、员工的满意、投资者的信赖,绿城服务的企业文化有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物业+生活”的转型之路。

全面践行以战略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产品一体化、能力一体化为核心的平台战略,葆有战略定力。

二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发展之路。

全面践行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创新发展动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之路。

全面践行以员工收成为核心的人才规划,激发人才活力。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主体,就是员工和业主,只有服务好这两个主体,公司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坚持之下必然要有创新,目前,整个行业还处在初始化阶段向快速转型升级阶段转变,仍有很多路去走,需要有四项提升:

第一,客户价值是第一原则不变,但必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任何事情都是从客户需求开启,从客户的满意结束。客户价值是我们的第一原则,但是在新的阶段下,客户已经发生很大的分化,包括不同业态、不同周期、不同节点等,因此如何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是在新的阶段面临的全新课题。

第二,服务团队是第一本体不变,但必须全面提升管理质量。

目前来看,物业行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整体人的能力的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在物业收费标准短期内很难提升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内部的生产结构,人是第一要素。所以在新的阶段如何提升整体内部管理和赋能的质量是关键要素。

第三,精益运营是第一要务不变,但必须全面提升经营质量。

过去,这是一个有规模就有一切的行业,但现在,有规模和营收并不意味着有利润和现金流,也不意味着一定拥有持续稳健发展的能力。在新的阶段如何在规模发展变化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的运营能力是更核心的。

第四,市场规模是第一动力不变,但必须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行业最大的红利是发展带来的红利,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发展中解决,所以市场规模还是我们的第一动力。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物企拓展的业态、城市和项目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资本加持、上游行业周期性调整情况下,如何提升整体的发展质量成为需要攻克的新问题。归根结底,服务是永恒的课题,服务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也因为服务更为开阔。

  
三、高质量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2022年定力和韧性已成为绿城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的一体两面,在这样的基调下,2023年绿城服务还要继续围绕业主和员工,实现服务有谱、管理有方、经营有道、发展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质量。

(1)服务有谱。

以客户满意度为关键指针,完善服务设计,实现高满意度、高提价率、高续约率。对于绿城服务来说,业主的意见和建议是公司成长进步的最大动力,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了客户的需求和意见才让我们不断地精益求精。所以我们对整个客户意见的受理机制、反映机制和解决机制都做了全面升级。我们有几百万的业主,如何快速收集业主的意见、快速响应、快速解决都是关键问题。规模扩大而品质不随边际效应下滑是更核心的问题。所以,在整个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设计中,我们也做出了全面的更新。

(2)运营靠谱。

物业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概念,而是面临着准、磨、稳、老四个项目经营周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又有很多节点,如交付、提价、运营、成立业委会等,在不同周期和不同节点中,我们的服务方案和服务策略也有所区别,尤其是在业主交付等过程做了很多的工作,只有运营靠谱才能实现客户满意。

(3)产品共谱。

即四保四乐融通的问题。绿城服务做了二十多年的四保工作,已经形成专业化和标准化。但是四乐服务,尤其是围绕一老一小形成的教育、养老、零售、科技等服务,总体可以分为2B、2C两个板块,但是2B、2C在与物业联合、整合中如何真正运营出效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物业服务是在专业化支撑之下的平台,这些产业放在独立赛道里会有其整体的评价和估值,但放在物业板块,其估值特别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产业必须要跟主业相协同,最核心的是必须找出跟主业协同的渠道、场景、路径。

由此,在探索服务进阶的道路上,绿城服务实现了多产业能力的提升,并荣获多项荣誉,但真正要把物业和多场景结合在一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管理有方。

以人效、员工满意度为关键指针,更好地实现内部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员工效能和敬业度的双向提升。有愿力和有能力的员工才能助推整个公司的转型升级。所以,在整个转型过程中,扎实推动组织的一体化联动,我们的整个战略是从物业服务向生活服务转型,向城市服务转型,但真正的能力设计和架构设计改革当中,如何真正实现战略一体化、组织一体化、能力一体化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在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全面推动一体化的加速联动,推动业务流程重组。像我们这样规模量级的公司,如何实现财务、人事、行政等共享底座的生成,以及推动流程再造,缩短整体行政审批的效率,后台的效率提升对前台的作战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三级体系中,中台、后台最后都要击穿在最后一个作战单元,就是以项目为作战单元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只有项目强,公司才会强。公司的品牌也体现在项目上,而并不完全体现在公司的品牌价值上。

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快推动流程重组,打造员工发展平台。员工和组织的发展是双向的过程,有组织才会有员工成长的平台,但也只有员工的成长才能助推组织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所以在这一界面,我们还是以员工满意度和人效的提升作为关键指针。

三是,经营有道。

以回款率为关键指针,完善单点成本模型,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的均衡增长,精益运营。

(1)清理应收款项。

这两年,作为现金流非常充沛的行业,物企第一次碰到以回款率作为关键指针来抓经营效率的新问题。尤其还要完善单点的成本模型,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的均衡增长,我们要实现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实实在在地以应收账款的回款率作为打通整个公司经营和服务的关键指针。应收账款的回款不仅仅体现在物业收缴率,更体现在客户满意度,任何一笔收不回来的钱一定是一单不满意的客户,或者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清收应收款项时,现金流必须要覆盖利润是一个基本面,因为物业行业还存在一个预收的基本指针,所以这块应收账款是当今在财务的管理上的第一个核心点。

(2)深化成本模型。

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区域的盈利能力是一种指针,但是以项目为单位的整体成本模型、精益化管理是支撑整个公司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要深化单点的模型。

(3)提升投资效率

在投资方面,原则上我们都聚焦在做轻不做重,做主业不做其他多门类的扩散发展,要聚焦式发展。

第四个,发展有力。

以市占率为关键指针,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客户、核心项目,实现高质发展。

(1)城市聚焦。

坚持城市聚焦和项目聚焦,发挥集约效应。对绿城服务来说,会在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成渝等目前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核心区域进一步聚焦核心重点城市以及核心项目。

(2)客户聚焦。

在客户聚焦上,我们现在更多还是跟国企、央企以及有战略资源的战略大客户开展合作,确保从市场准入上就能够确保后续的可持续运营。

(3)项目聚焦。

一个核心项目可能抵过多个相对分散的项目。

在行业的转折期,我们认为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困难的市场,而是我们自身。既要机敏应变快速破局,但也要坚韧不拔久久为功。

回首过往,我们见证了行业的初创发展、高光时刻,价值回归,我们认为行业的属性一直没有变。展望未来,我们相信行业的服务空间、服务能力、服务价值,发展的前景依然可期。

心之所向,逐光前行,敢作敢为,善作善成。

来源中物智库 中物研究院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 SPME Shanghai -

圆满闭幕

2024SPME上海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再见!
会刊请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200元/本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

   

物企上市 | 物业圈,万物云上市,新的开始

2023-2025年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漕溪路站等14座车站、4号线浦电路站等10座车站站务服务委外项目招标公告

从3.3亿浐灞生态区项目22家供应商看“环卫市场格局走向”

《2022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行业关注||2022重庆物业管理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