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党史博览】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的工作情况(一)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08 10:08:51     77

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的工作情况

赵伯平

1932年12月下旬,由中共陕北特委书记康和煦(赵伯平的化名)率领并和陕北特委常委崔瑞生(化名崔逢运)、常委鲁学曾(后改名鲁贲)组成的中共陕北特委代表团,由米脂县境动身去西安找中共陕西省委,解决中共陕北特委以后在组织上的隶属问题。约于1933年1月上旬到西安与陕西省委接上组织关系。约于2月上旬,由陕西省委书记曹长青(真名孟用潜)确定:在西安东涝巷一家鞋铺楼上开会。鞋铺经理韩嘉禄是蓝田县人,有一定的思想觉悟;与康和煦、王烈(汪锋)是同乡,又均熟识;因而允许在他铺子开会和保证参加会议者的安全。会议由曹长青主持,康和煦、王烈参加。会议谈了一些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又因中共陕西省委知道了在中共陕北特委领导之下的陕甘边和陕北地区,已创建了许多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因王烈曾学过军事,曹长青便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决定:调王烈去陕北接替康和煦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职务;调康和煦到中共三原中心县委接替王烈任副书记兼管组织工作(或称组织部长)。
1933年2月25日(农历二月初二),王烈骑自行车先去三原县城,康和煦与三原中心县委和陕西省委联络的交通员李子馀(党员,蓝田县人),共同搭乘了马车也去三原。王烈和康和煦办理了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工作的交接手续后,便在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开始工作了。

中共三原中心县委领导机关的组织简况

1933年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秘密机关设在三原县城内,中心县委主要负责人员有:书记刘林生(三原县武字区人,家庭成分雇农,当时住宿在三原县城南关一个车马店内,可能还有个地下党员,协助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宜)。副书记兼管组织工作的王烈,由康和煦接替了他的职务后,康又化名周中住在三原县东关租到的房子)。中心县委常委兼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是习仲勋,也住在三原县城内,有时去富平巡视党的地下工作。中心县委委员余海丰分管宣传工作。其他工作人员还有全直轩(蓝田县人,化名周全,与周中以弟兄的名义住在一处,党内职务是组织工作干事和联络员),另一个是马云泽(陕北人),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与三原中心县委来往联络的人员,不久就去陕西省委机关了。

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管理领导的各县区党的组织

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的前身是中共渭北特委。中心县委管理和领导的一些地区党的地下组织,比较健全有力,革命工作也在不断发展中。当时中心县委所管理领导的主要县区是:三原、高陵、富平、耀县、泾阳、淳化等六县,除中心县委外,各县均有党的地下组织和领导机构。

1三原县城内党的地下组织:负责领导城内一些党员的有周芝轩(三原县城东关人,社会职业是三原县教育局局长),在他直接管理领导之下,有三原县民众教育馆,行政上归教育局直接管理,馆员只有一人,也是中共党员(名字记不清了)。另一个中共党员孙烈(后改名孙一君),此外,三原县城西关有个党员名叫张觉(字子敬),城内还有张振河、张振海。三原北城也有几个党员,在党内是否由周芝轩同志领导或联系过已记不清楚了。

当时校址在三原县城内的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校,有地下党的支部,由中心县委直接联系领导。支部书记是张维新(先在西安某中学毕业,这时是三中的职员),党员有孙玉如(社会职业是教员)。学生中的党员有:郭秉坤、杨新诚、邢子舟、白文鳌、潘士杰(后叛党当了特务,曾破坏过党的许多地下组织,西安事变中,被地方群众镇压)。此外该校党支部内还有哪些党员,已记不清了。

在三原县各区,特别是武字区和心字区,有党的地下组织和党领导指挥的武装力量(详见下文)。

2高陵县党的地下组织:是个特别支部,支部书记是韩学理。韩被中心县委调派到三原心字区,先任中共区委秘书,后任区委书记兼该区红军游击支队政治指导员,化名严一农。韩离开后的高陵县特支书记是张策。

3富平县党的地下组织:负责人名义上由习仲勋管理领导,但实际上是由该县地下党员姚万忠具体负责。

4耀县党的地下组织:先是中共特别支部,后是中共县委,负责人是陈学鼎、张仲良、张邦英、张仲平等。

5泾阳县党的地下组织:在县城内的泾阳县立高级小学校中有个中共党的特别支部,支部书记是武云绮(女,社会职业是教员)。王烈向周中交代中心县委的工作时,最后陪同周中与武云绮联系,并谈过革命工作,据知支部中还有崔贯一等党员。至于县城外各区有无党员,就不清楚了。

6淳化县党的地下组织:据说有几个零散的地下党员,但他们的姓名和社会职业,周中均不了解,王烈可能知道。

(7)另外,驻在三原县城内的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杨竹荪团的军械处处长是中共地下党员,周中与他进行过党的组织联系,谈过革命工作。周中交给他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由他秘密从该处拿出些枪弹(步枪、手榴弹均有),秘密地埋在三原城西郊大坟中,设个记号,然后由周中通知党员姚万忠等秘密取出,送交给武字区红军游击队。

王烈(汪锋)未去中共陕北特委的原因

据以后得知:王烈回到中共陕西省委后,正要和崔逢运、鲁学曾二人动身去陕北,就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职务时,突然中共陕西省委做出新的决定;即派遣王烈去陕南与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的一支部队联络,主要的任务据说是“请求红四方面军派一支更有力的部队,进攻和占领西安城”,等等。王烈已由西安动身去陕南。崔逢运、鲁学曾得知王烈已不去中共陕北特委了,他们即动身离开西安去北平,会见了由中共临时中央派遣的中共北方区代表孔原,谈了工作后,才回中共陕北特委去了。
另一方面,据说:曹长青被省委某几个负责人批评逼迫,后离开中共陕西省委,省委书记职务,由省委委员(或常委)兼共青团省委书记笑章(真名袁岳栋,广东人,铅印工人出身)接任了。

关于进一步地深入学习、运用、贯彻党和六届二中全会与三中全会精神和正确方针政策的情况

周中在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工作期间,从一开始,就把曾经亲自带到陕北,并在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时深入学习和具体运用过的当时党中央下发的一些文件,常向党内传达讲解。这些文件有:《古田会议决议》《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在南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术即“敌来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方针,以及“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简要法规等。1933年3月中下旬的一天下午,周中曾约习仲勋一同登上三原县城东关城墙上面,佯装游览春景,曾谈过较长时间的话。进一步了解当时党在渭北领导革命斗争的一些情况。在同另外一些党员的谈语中,知道了当时中共三原中心县委领导下的地区一些较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情况和党的力量,游击战争、人民反封建等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防止、克服甚至抵制王明“左”倾方针、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在武装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

在武装斗争中的教训和经验

在周中未到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工作以前,据说在中共渭北特委时期,曾创建过一支红军游击队,队长名康尚武,因行军时带领了一个农村妇女,让她骑了一匹马随行,不知部队中何人指责说“康违犯了红军纪律”,即经当时在红军中有最高军纪权力的“士兵委员会”决定,把康枪毙了,并命令那个妇女回她家去了。今天回忆起来,这是当时一种“左”的错误。

在泾阳县境,有一支由苗家祥(又名苗迪民)指挥的在泾阳县境嵯峨山一带活动的“红军渭北游击队第一支队”。这支游击队曾不断昼伏夜出,忽合忽散,但战士来源甚为复杂,与贫苦农民基本隔离;对党的方针政策不肯学习,对战士政治教育很不够;军事纪律很不严,对红军游击战术也不学不懂。特别是与党的关系时续时断,既脱离党的领导,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最后失败散伙了。苗家祥避藏在其干父家中,被敌军一个连长搜捕后枪杀。这一事件的教训很深。

在三原县北部武字区,有由黄子祥、黄子文(又名黄成章,是黄子祥的胞弟,他们家在武字区陵前镇甘劳池村)等中共党员,在党的领导之下,创建和指挥工农红军渭北三原武字区游击队。据悉,黄子文于1930年6月曾参加过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在蓝田县某农村召开的第五次扩大会议,听到和学习过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传达下来的指示精神和决议。主要内容有在中国南方的红军正确的游击战术“十六字方针”和“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等策略方法。黄子文又于1931年曾任过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政治委员,在晋西和转战到陕北的实践中,具体地执行了以上的红军游击战术的策略方法。再后黄子文被党的组织派回渭北,开展武装斗争。黄又根据他熟悉当时当地的党内外情况,和黄子祥等党员在党的领导之下,创建了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原武字区游击队。

未完待续


来源: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榆林党史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官方微信公众平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