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万氪新能源团队赴SNEC展会,这些职位太吃香···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03 14:41:08     41

来源:小红书

2023年5月24-26日的上海,一场与 “太阳” 有关的全球性展会汇聚了国内外新能源企业的目光。

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很多企业会在展会上招人,甚至串场,现场会有人问考不考虑跳槽这类的,真是打开了求职新思路。另外参展的商家居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国际客商比例很大,老外面孔频繁出现。

“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简称“SNEC第十六届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 隆重开展!

来源:公众号工业能源圈

今年 SNEC 光伏大会的展馆面积扩展到27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竞争者参展,参展商及观众人数均超历年。就在开展的第一天,3100多家企业注册参展,50万人挤爆展会现场。现场人流爆满,热闹非凡,展位上企业代表们忙于品牌宣传、新品发布、商务链接。新能源人汇聚在上海,阳光主题持续升温,把新能源的市场热度再次推向一个制高点。

万氪新能源团队从深圳出发,赶赴这一场新能源人的年度盛宴,追逐行业方向、探寻技术革新、把握未来机会。跟着新能源猎头业务董事总经理 Nancy 和西郑事业部合伙人 Amy 看一看,本届 “SNEC” 有什么新重点?

 

能源未来的变革转型:

AI+新能源

来源:小红书

“AI” 实在太火了,这把火也同样燃烧在新能源领域。

本届展会的许多公开会议与商务沟通中,“能源+AI” 成为热门议题。AI技术的应用深刻影响各个行业。有大咖表示:能源转型变革的上半场主要是能源系统电气化,下半场是电力系统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去中心化同频共振。如新能源企业协鑫能科计划于2024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15个能源算力中心,而更多知名新能源公司已把人工智能部署到未来的产品战略中。

来源:百度

禾望电气

禾望电气在 SNEC 大会上的亮相,就以科技新产品与智能化理念为主打。在应对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三大场景的应用需求中,禾望电气以拳头产品光伏逆变器为主打,全面展出其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微电网等应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更推出了新一代储能变流器和5MW PCS一体机新品。

来源:公众号禾望电气

更令人瞩目的是,禾望电气在智慧化产品思维下,推出的可动态连接海量光储设备的禾望智慧能源云平台。利用云平台和AI技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视化监控和智能化运维,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能源数字化需求,帮助客户构建运营大脑,实现价值最大化。

华为数字能源

华为本次展会上发布了全场景智能光储解决方案。

来源:百度

清洁能源基地场景

适用于电站场景的解决方案主打一个 “智能、清洁、安全”。FusionSolar智能光储发电机解决方案并网性能稳定,可支撑50%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通过 “四大安全”技术,让产品更加稳定;运用人工智能承担运维工作,提升效率50%;LCOE降低6%,LCOS降低20%,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工商业场景

基于华为自研的优光储充用云的融合、协同、安全、智能解决方案,在智多发电,智能用电、智高可靠、智简运维四个维度去降低客户用电成本,构建多层主动安全系统。

户用场景

为满足用电自由、智控体验、主动安全等核心需求,华为本次为家庭用户推出家庭绿电4.0解决方案1+4+X优光储充用云一站式解决方案

- 1=智能能源控制器

- 4=智能组件&智能组件控制器、智能组串式储能、智能充电桩、智能光伏管理系统

- X=全屋备电盒、EMMA、家庭用能生态等

以上组合拳中,在储能侧,推出新一代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LUNA2000-7/14/21-S1,华为在行业内率先把280Ah超大电芯应用于户用储能;而在用电侧,推出新一代全屋备电解决方案,高集成、免改造配电盘,提供无缝切换的单相全屋备电体验;同时,率先把智能化引入家庭绿电,发储用一体化智能管理,最大化绿电比例。

固德威

展会上,固德威展示了产品新一代50kW/100kWh工商储户外一体柜,采用“一体集成”的设计理念,将长寿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高性能变流系统PCS、EMS等集成为产品,效率高,极简交付安装,灵活扩容,满足各类工商业、园区的多种需求。

来源:百度

而在展会之外,固德威正在逐渐推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在各个城市和地区的落地。根据了解,这家光伏逆变器正在部署虚拟电厂系统研发,协调聚合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

新能源产业已经进入数字能源的时代,在未来,算力支持与AI技术可通过数据来预测能源的市场需求和实际生产量,进而控制能源生产和分配,提升效率,而智能化水平将影响整个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绿色低碳水平。

 

“光伏+储能+充电”

一体化发展

SNEC 的开幕式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朱共山表示:太阳能光伏在2026年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而储能可以比作能量的“搬运工”,新能源的“稳定器”。

光伏产业是产业链上的一环,由其带动的新产业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其中灵活调节电源储能产品,是厂家关注的重点。在企业与客户的沟通中,发现了储能产品与光伏产品搭配起来的能源解决方案在市场上需求旺盛,光伏和储能的客户其实是同一批人。

因此在本届展会上,许多企业都拿出了链条更长的最新光储解决方案,比如天合光能、爱士惟等业内知名企业,推出了新产品与新方案,满足新能源发电和智能充电的多种需求。

上能电气

上能电气以光储场景应用全覆盖的15+款重磅产品、5+解决方案出现在 SNEC 会场上,主打一个 “光储融合”,赋能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构建零碳未来。


万氪新能源团队现场参会拍摄

针对大型光伏应用场景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光伏产品不仅要适应城市高楼,也要适应 “野外生存”。上能电气推出了更优 LCOE 的地面电站解决方案。展台现场,320kW 组串式逆变器与全新一代 4.4MW 集中式逆变器同时亮相,兼备更高功率、更大组网方阵、更智能运维、更强电网支撑能力等特性,产品可在沙戈荒、水面等多种场景中为项目带来更优价值服务。

随着越来越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电网对储能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上能电气全面升级的单机2MW集中式储能,聚焦“三高·两低·一快”多维创新设计,具备更高充电量、更高效率、更高可靠、更低造价、更低投资、更快运维等多项优点;同时,上能电气组串式储能主打 “极致安全” ,在展会上同期展示;针对大型工商业储能场景的1.5MW/3MWh ALL IN ONE储能系统,采用化繁为简设计,实现低投资、快交付、简运维,重塑工商业储能收益新空间。

天合储能

天合储能推出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光储系统解决方案 和无空调储能系统。

万氪新能源团队现场参会拍摄

其中,一体化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以“可靠储能+跟踪支架+210高效组件”三轮驱动,增强新一代光储电站主观能动性;自研306Ah12000次天合芯,推出安全高效、便捷灵活的万次循环液冷系统TrinaStorage Elementa,高效提升光储电站的全生命周期发电效率。 

无空调储能系统主打无空调、无PACK储能系统技术的新思路,自主研发高温锂电,45度时依旧可以保证高安全性、高循环效率与高转化效率;系统通过自然风给电芯散热来控制电芯的温差,白天不散热,在晚上低温时采用脉冲自加热技术,总体实现无空调储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

爱士惟

爱士惟本次主打三样新品:

- 微型光储一体机:高度集成微型逆变器、低压储能、隔离并网等化功能,更加充分利用、存储太阳能资源。

- 新一代三相储能逆变器5-12kW:配置3路独立的MPPT接口,在户用场景中,可以更加适应多朝向屋顶,获得更高的总发电量。

- 新一代储能高压电池:本款产品采用车规级芯片,最大可实现8个电池簇并联,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容量。

来源:百度

 

N型电池

将成未来主流

2022年被业内公认为N型光伏技术商业化元年,基于晶硅材料的N型电池,包括TOPCon、异质结(HJT)、IBC等,正在逐步替代P型电池。在此次展会上,N型电池新技术新产品的集中亮相,证明了这一趋势的明显与强势。

N型电池概念图,来源:百度

光伏作为技术驱动型产业,迭代效率比较高,其中技术变革的重点在于能量转化率。当前主流的PERC电池(P型电池)效率平均为23%以上,这项技术被众多行业专家认为已接近瓶颈,因此技术提升空间更大的N型电池技术将登上未来的舞台。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正泰新能等多家知名光伏企业都在此次展会中发布新型产品,技术路线均为N型。

隆基绿能

在展会现场,隆基绿能推出了N型硅异质结概念产品2681。根据介绍,2681概念产品基于实现26.81%晶硅电池效率纪录的先进技术,采用高电池开压与对称电池结构实现极致组件性能,发电功率为600W,最高组件效率达23.2%。

来源:隆基官网

同时,隆基在展会上发布了基于HPDC技术的组件新品Hi-MO 7。该产品保持M10标准组件尺寸,量产功率可达580瓦,转换效率22.5%。HPDC是复合钝化双结电池的简称。该电池背面采用高低结,通过优化膜层设计与沉积工艺实现了优异的全域钝化效果,并降低了对光的吸收,其正面引入局部的低电阻接触层进一步提升了电池效率,可大幅提高发电增益。

通威股份

被称为 “光伏组件黑马” 的通威股份从2022年下半年才凭借材料优势切入光伏组件领域,在本次展会上发布两款N型组件产品:TWMNG-72HD、TWMHF-66HD,代表了公司在 TOPCon 和 HJT 的最新技术转化成果。

来源:公众号工业能源圈

晶澳科技

晶澳科技推出源网侧、工商业、户用储能新品:源网侧 BlueGalaxy 系列直流侧集装箱,循环寿命可达6000次以上,电池Pack系统防护等级可达 IP67;工商业 BluePlanet 系列户外柜一体机,电芯全时均衡管理,支持多机并联、安全预警,适应各种商业化场景;户用 BlueStar 系列光储一体机采用All in one设计理念,低压/高压电池系统,在满足日常供电之外,也可作为备用电源使用。

万氪新能源团队现场参会拍摄

 

储能技术

怎一个“卷”字了得?

这次展会上,企业们纷纷拿出自己的 “看家本领”,将最新最强的产品展示在同行与客户面前,特别是储能领域的新品发布成为展会的一大看点。

锦浪科技

近年来,由于欧洲、北美等地区能源电力价格持续飙涨,光伏储能系统的全球需求在快速拉升。锦浪科技本次携多款旗舰机型及新一代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亮相在 SNEC 展馆。

来源:公众号锦浪科技

为应对中小型工商业储能的应用,锦浪科技推出离并网光储一体机,4路MPPT设计,组串电流高达20A,可适配各种高效大功率组件;最大140A充放电电流,可实现快充和大电流供电;产品支持“自发”和“发电机”模式下的调峰控制,对于有取电功率限制的国家和地区,可有效节省电费开支。

针对大型工商业储能的场景,也有专门设计制造的模块级储能PCS产品,产品具备多种工作模式,支持离网、并网运行,可在多种模式之间智能切换,并兼具无功补偿及谐波补偿功能。

为了展示产品的优异性能和可靠品质,在展区锦浪科技还设置了整机雨淋测试,客户可以现场直接检验产品的可靠性。

古瑞瓦特

古瑞瓦特在展会上推出新品 MAX 150KTL3-X LV,600W-50kW X系列户用、60-253kW工商业、2kW-1MW/2.56kWh-4MWh 储能系统产品、3-40kW智能交直流充电桩以及智慧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品牌在光伏储能领域全场景的深度布局和全面的产品实力。

万氪新能源团队现场参会拍摄

其中,新品 MAX 150KTL3-X LV工商业光伏逆变器是企业重点推介。据展会上企业工作人员介绍,本款产品采用22.5A超大电流设计,适配大电流组件,10路MPPT设计,适应复杂应用场景;高精度组串监控与智能I/V诊断功能结合,实现智能化,精准高效运维;提供无功支撑能力,减少SVG投资和损耗;还有先进的AFCI算法加持,为光伏电站的运行安全保驾护航,同时该工商业光伏逆变器也能够为工厂园区、商场楼宇等工商业场景提供最优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带着大型地面电站解决方案、工商业智能光伏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组串式液冷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来到2023 SNEC 大会展馆。

万氪新能源团队现场参会拍摄

为满足高效发电,解决大型地面电站的需求,特变电工新能源推出新一代330kW组串式逆变器TS330KTL-HV-C1,完美匹配182/210双面大功率组件,最大效率不低于99.02%;对比同容量光伏电站子阵,这款产品功率密度更高,重量更轻,最大支持9.24MW子阵,显著降低成本。

基于对储能行业的深入研究,企业从自身电站经验及现状出发,以组串式PCS搭配液冷电池柜,首推交直流侧双隔离的储能形式。组串式的方案设计,可有效解决容量不一致性的问题,提升系统放电容量 7%以上;同时液冷的温控方式可以延长20%电芯寿命,降低系统能耗 25%,实现储能系统的高效运行,测算显示,综合储能 LCOS 降低超过 20%;

另外,特变电工还展出了储能消防解决方案——组串式液冷储能系统,该系统采用精细到单 PACK 级的检测、刺破和喷洒,大大提升储能安全性。

宁德时代

经过 3 年研发,宁德时代推出首创技术0辅源光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

该系统采用石墨负极材料完成高温电芯技术,特制电解液配方,有效提高储能高温环境适应性,无需冷却,在超过35℃的条件下储能系统还能保持良好的衰减特性,从而免维护真正0辅源。此系统实现光与储实时联动,控制响应速度提升10倍,实现毫秒级功率控制,同时充放电效率提升10%。此外,系统搭载的电芯可实现1.5万次循环寿命,真正做到了光储同寿。

比亚迪

比亚迪推出首款集成刀片电池的储能系统“比亚迪魔方”。

万氪新能源团队现场参会拍摄

此系统采用 Cell To System 技术,实现电芯到系统一体化,也就是将电芯直接集成为储能系统。根据企业展位业务人员介绍,比亚迪魔方可 “无模组、无PACK、直接集成到系统,可降低约36%的零部件数量,提升约98%的空间利用率,加大约30%的结构强度。”

更有实际意义的是,这款系统可灵活组合,适用于工商业储能、电站级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

 

人力资源

成为企业争夺新重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推进,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策倡导和投资热点,能源转型和智能制造转型加快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在本次 SNEC光伏大会上,万氪新能源团队听到了许多企业求才若渴的迫切诉求。

新能源企业期待更多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来推进转型升级,同时也要求人才与行业共同成长,应对周期挑战。根据了解,新能源行业的工作薪资在均值上偏高于其他行业,但由于企业对技术和从业资历的条件较高,因此招聘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供应链支持完成人才配给。

Mancode万氪人力现有的热招高薪岗位如下:

工程技术类

1

 光伏组件 

交付管理高级经理

技术行销组高级经理

产品营销策略

服务运营管理高级经理

服务方案管理商级经理

区城售后业务管理高级经理

组件失效分析及专项管理高级经理

技术行销高级经理-业务作战协作

技术行销高级经理-业务流程管理

技术行销高级经理-赋能管理

AR:客户关系类

SR:解决方案类

FR:履行交付类

2

 逆变器 

研发总监

研究院负责人

研发测试工程师

光储硬件工程师

光伏控制软件工程师

SVG控制软件工程师

能量管理系统工程师

3

 储能:软硬件、机械结构、电气 

研发经理

研发总监

事业部负责人

控制软件工程师

电力电子软件工程师

BMS软硬件开发工程师

功能软件开发工程师

电源算法软件工程师

变频器算法软件工程师

伺服算法软件工程师

DSP软硬件开发工程师

Pack结构工程师

储能结构工程师

模组结构工程师

4

 回收 

生产经营副总裁

干法厂长

湿法厂长

基地总

集团质量体系总监

5

 电池及电池材料 

研发总经理

研发副总

基地总经理

检测经理

革新材料研发高级工程师

三元材料研发工程师

电芯设计高级工程师

磷酸铁锂/三元正极研发工程师

电芯体系开发资深工程师(组长)

电芯工艺高级/资深工程师

固态电池工艺开发

粘接剂开发工程师

6

 生产采购供应链类 

工厂总经理

品质副总裁

全球采购总监

亚太区战略采购高级经理

质量总监

供应链总监

厂务总监

设备经理

工艺经理

中国区市场高级经理

供应链经理

生产计划和控制高级经理

生产经理

采购经理

计划经理

物流经理

非工程技术类

1

 人力资源类 

薪酬绩效

组织发展

人才发展

招聘总监

CHO

HRVP

HRD

HRBP

HRM

2

 内审内控 

审计总监

内控总监

审计经理

3

 财务类 

首席财务官

财务总监

投资总监

海外财务经理

税务经理

资金经理

4

 信息技术类 

CIO

IT经理

SAP经理

SAP各模块顾问

CRM高级经理

大数据开发

数字化变革总监

5

 综合管理类 

总经办主任

董办主任

法务总监

战略管理岗

6

 销售市场类 

销售总经理

中国区销售负责人

事业部总经理

市场销售总监服务总监

运营总监

产品总监

亚太区市场经理

亚太区产品经理

海外市场国家经理

海外BD经理

业务拓展经理

大客户经理

海外销售管理岗

公关宣传主管

售前技术支持

售后服务

解决方案类岗位

“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 已成为在中国、在亚州、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光伏盛会,参展企业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被称为行业晴雨表的 SNEC 已落下帷幕,今年在 “SNEC” 的火爆之中,从业者与企业家都明显地感觉到行业竞争的激烈、赛道的拥挤与未来技术风口的转瞬即逝。在火热的展会现场背后,产能过剩的隐忧之声也不绝于耳。光伏、储能的赛道上已经涌入太多的参与者,或许,这块战场或将迎来一场更加严酷的竞争淘汰赛。

万氪新能源团队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供应商,将密切关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企业同行,为行业提供更加专业、有效、及时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一起把脉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共同引领产业发展之路。

如果想了解更多 万氪新能源团队“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或应聘新能源行业的热招岗位,请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联系

联系人|Nancy

MANCODE|万氪深圳

扫码添加微信联系

联系人|Amy

MANCODE|万氪西安

猜你喜欢


   

EDITOR 主编    |  SOloab

WRITER 撰文    |  沐子

VISION 视觉     |  Jasmin

   

JOIN US 加入我们

HR@mancode.com.cn

转载和业务合作微信

18589313441

万氪人力Mancode是一家高端猎头公司,于2019年1月创立,总部位于深圳,致力于为竞争性企业提供最优人才供应链解决方案。Mancode的创始团队成员均来自于世界 500强和中国独角兽企业,在专业投资方的支持下,服务专业领域:金融、地产、互联网、高端制造、快消新零售、医疗大健康、新能源和芯片半导体等。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