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博览】《健康报文化频道》: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倡议——全面加强医学史学科建设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6-01 16:22:34     53

5月20日,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届医史大会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壹号礼堂开幕,数百位来自全国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医史研究者、研究生及其他学科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大会旨在推进医学与史学跨界交流与合作,探索医学史研究新方向、新方法。会上,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姚建红宣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全面加强医学史学科建设的倡议书,以下为倡议书全文:


时维二〇二三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历史已逾百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岁月亦度甲子。当此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之际,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首届协和医学史大会,依托院校深厚博大之历史积淀,本着尊重历史、探究历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现代医学科学精神的治学原则,特此发出倡议,希冀联合各界同仁,共同为繁荣中国医学科学及医学文化略尽助推之力。

医学史作为一门研究医学发展历史规律的学问,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医学史学者要致力于全景式掌握人类医学发展历程,回溯历史、展望未来,把握医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凝练医学文明智慧结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今世界,医学界开始深刻反思医学科技发展历史,人类对生命与健康愈加关注,医学史学科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为帮助医学以更宏观、更系统的视角积极应对全球卫生健康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医学史研究要不断拓展新领域,不断探索新课题,医学史学者也要尝试从多视角审视医学科技与医疗保健的时代变化。

历史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作为医学人文的核心基础学科之一,医学史是医学与史学的交点。医学史研究兼具历史研究的反思性功能与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功能,可以也应该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政策、各医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此,医学界也应更加重视并加强与医学史学界的交流合作,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学历史经验对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启示与智慧,把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把握医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

为服务于医学人文学科体系建设、培养复合医学人才、培植中国医学科学精神、推动国家医学科学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政策制定等,医学史学科建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系统、深入、严谨、全面推动学科建设和创新。同时,坚定正确的学科建设方向,及时总结、借鉴中外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建设高水平医学史教学与研究基地。

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姚建红宣读倡议书

历史研究亦要服务于现实。为全面开启中国医学原创时代,医学史学者要高度关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时代需要,密切跟踪医学科技创新前沿并主动做出历史辨析。

为逐步健全医学史教育教学体系,持续推进医学史教材研究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医学史学者要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医学史研究的历史经验与最新成果,积极推动我国医学史研究的理论创新和范式创新,稳步推进医学史的自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大力倡导并力争实现在医学相关专业设置医学史相关课程。

为培养一批能够引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逐步建成一支活跃在国际医学史学术前沿、具有国际号召力、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医学史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世界历史眼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使医学生通过对医学史的学习与学术训练,掌握相关理论、方法,提升其开展医学人文领域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史学术流派和理论学派,医学史研究需要贯通中外医学发展历史,建构具备国际视野、以中国医学发展史为主线的中国特色医学史学术与学科体系,深入研究医学科学发展历程,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中华优秀医学文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中国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深感强民生不可无良医,育良医不可无名师,成名师不可不知史、不治史。为携手推动我国新医学、新文科建设可持续发展,我们竭诚呼吁中国医学界重视医学史学科建设,把培养一大批熟稔医学史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摆在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为培养人民期盼的仁心医者提供优秀的师资队伍,进一步融合内外史,做好中外医学历史总结与积累传承工作,搭建医学界与史学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医学科学与历史科学的激荡融合。


供稿: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