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会展社团乱象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5-28 00:34:11     37

麻雀会展

——为会展业提供有价值的阅读素材——

这些人不是不知道国家对正规社团的界定极其严厉,而是有意为之、知法犯法,为了捞钱常年游走在法律边缘,时不时打打擦边球、肆意触碰法律底线,胆子真是太大了!

——

正和朋友喝早茶呢,助理李弟弟突然打来电话问我在哪儿,说有急事要汇报。我笑了:一大早能有啥急事?想蹭吃蹭喝直接过来就是了。李弟弟苦笑道:“想蹭吃蹭喝的恐怕不是我……”

他话没说话,我突然进来一个重要电话,来不及解释就把他先给挂了。

很快,李弟弟就赶了过来,刚坐下就递给我一张薄薄的纸。我扫了一眼,是一份红头文件,上面写着“中国会展工作xx委员会”。我顿时心里一惊,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委员会了?中字头,难不成是商务部下边的?

是一份邀请函,请我务必参加在五月底召开的一个论坛,并请我提交一份会展论文,连论题题目都给我起好了。参加他们这个大半天的论坛,费用是2000块,包吃包喝包睡,还带个早餐。另外论文发表在他们“中国会展工作xx委员会”的论文集里边。看起来像模像样的,连说话的语气都很官方,可是我真的想不起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委员会了。

李弟弟见我皱起眉头没说话,猜出我在想什么,低声问道:“旭总,要不……我们报警?”

我俩对视一眼,突然会心一笑:现在终于知道这小子电话里说“想蹭吃蹭喝的恐怕不是我”这句话的意思了。

我把那份红头文件塞回给他,摇头苦笑道:“这种事太多了,你处理得过来?再说,很多事真假难辨啊!谁知道他们上边到底是谁(哪位领导)?万一是默许的呢?”

说到这里,我要吐槽一下国内会展社团乱象。

这么多年了,还没彻底清理干净。那些虚假社团就像苍蝇一样,拍死一批又来一批,生生不息,循环不绝,屡禁不止。

在我的认知里,在民政部、民政局登记设立的社会团体,包括协会、学会、联合会、联盟等社会组织应该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机构,然而现实却不尽如此。

很多社团以利益为先,乱收冠名费、会员费,颁发一些虚假名头、毫无含金量的奖项等,成为一些人获得金钱的捷径,甚至有些组织背后还涉嫌违法行为。

近年来,社团乱象越来越严重。

很多社团在取名字时,故意简写,让人无从分辨真假。他们经常以族协会联合会等名头出现,动不动就“中字头”、“国字头”、“高大上”,以此引起业内某部分人关注,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以谋取私利。

有些社团原本挂在某些正规协会下边,但一简写就变了味儿,直接变成了“全国会展专家xx委员会”、“中国会展xxx研究会”、“中国会展xx联盟”、“全国展览xx联合会”、“全国会展xx办公室”、“中国中小会展城市xx联盟”,甚至还有人大言不惭自称什么“会长”、“主席”什么“王”的……

实际上是故意混淆视听,意图浑水摸鱼,欺骗企业……我说你怎么不叫武林盟主呢?操一把剃须刀号令天下多好!

一些社团甚至没有任何刊号,也敢出版杂志、媒体,就是为了让大众误认为他们是正规的机构,以便收取“广告费”、“刊登费”、“会员费”等等。

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不仅欺骗了企业,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社会大众。

更让人气愤的是,很多社团和协会为了谋取利益,故意举办一些虚假的论坛、会议、活动等。一些社团通过这些活动大肆收取冠名费和会员费,甚至有些活动都没有实际意义。

这些社团和协会不仅没有为公众提供任何资源,反而在虚假宣传中占取了公众的资金。很多企业不知所以,糊里糊涂就缴纳了这费那费的,到最后也没有讨到任何说法。

这些人并不是不知道国家对正规社团的界定极其严厉,而是有意为之,知法犯法为了捞钱游走在法律边缘,时不时打打擦边球、触碰法律底线,胆子真是太大了!

2021年,民政部通报: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23家,其中就包括“中国展览工厂联合会”。实际上,民政部几乎每年都会查一批、取缔一批非法社会组织。但回过头看,会展业还有一大批这样的存在!

在这种社团乱象的情况下,我们呼吁国家的主管单位对社团进行进一步整治和监管,尤其是会展社团,应该成为被整治和监管的重点。

首先,国家应该对社团的命名进行规范和管理,禁止简写、误导社会。其次,国家应该加强对社团经费的审查,禁止虚假宣传、乱收会费等行为。最后,国家应该对社团举办的论坛、会议、活动进行抽查,严惩虚假宣传、无实际意义的活动。

只有加强对社团的监管和管理,才能充分保护公众的利益,保证社团的正常运转,让社会团体真正成为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

欢迎关注《麻雀会展》微信号

欢迎关注《旭说会展》公众号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