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皮书系列解读⑬ || 餐饮油烟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5-26 18:01:24     53


导 语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牵头,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编制的《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鉴于涵盖领域较广、涉及技术种类众多,采取分年度专业领域进行编写。

     2021年,以水环境治理领域为开端,编制形成《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2020年度白皮书(水环境领域)》并对外发布。2022年,继续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部署,编制形成《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2021年度白皮书(大气环境领域)》也已发布。


餐饮油烟行业污染防治现状


餐饮油烟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中越来越重要的源项。餐饮油烟作为典型的城市生活排放源,不仅是颗粒物的一次排放源及颗粒物中有机碳的重要贡献源,又是臭氧污染物生成前驱体之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排放来源,其中的一些高活性的挥发性有机物与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发生光化学反应,可直接增强大气的氧化性。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餐饮源在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中人为源排放总量中的占比不高,一般为10%以下;据估算,成都市餐饮油烟为大气颗粒物中最主要 OC 排放贡献源,占全市的42% 。在出现大气重污染预警而对其他人为源进行了严格管控时,餐饮油烟的贡献占比会显著提升,最高可达到百分之十几,可能严重影响局地的环境空气质量。

油烟对局地环境的直观影响,主要表现为排放出黏性较强的油类物质会黏结在周边建筑表面,并发出霉味,使建筑表面发黑、清洗极为困难,既破坏环境卫生,又影响城市景观。另外,油烟在排气筒及出口处遇冷凝聚易形成黏稠的油滴,油滴又与空气中的其他颗粒物混合形成难以消除的油渍,附着在排气筒内壁和管道接口外壁上,天长日久成为火灾隐患。

餐饮油烟扰民也是城市环境管理中面临的难点。烟气中脂肪酸、烷烃、烯烃、醛类化合物、醇类、酮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220多种成分,部分挥发性的醇、醛、脂肪酸、酯、胺、芳香类、杂环类等有机物具有异味,强烈的刺激气味通常使人产生流泪和咳嗽等反应,会直接干扰周边居民的生活。餐饮油烟中所含的颗粒物和有机物会含有苯并芘(BaP)、挥发性亚硝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致突变物和致癌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肺部及呼吸道疾病,而多环芳香烃类和杂环胺类化合物会引发癌症。

餐饮源VOCs排放量与餐馆数量、餐馆类型相关。2021年四川省餐饮企业共239196个,其中大型企业71343个,中型企业76320个,小型91533个。2021年四川省社会餐饮源排放PM10、PM2.5、VOCs排放量分别为3.7kt、2.9kt、2.6kt,各市州排放量分布如图所示。餐饮源颗粒物排放量占比较高的城市主要为泸州、达州、内江、广安等城市。


餐饮油烟行业污染防治

技术水平与需求


四川省餐饮行业油烟污染防治技术水平总体上与全国保持同步。目前仅少数大型餐饮企业采用运水烟罩、水喷淋、撞击流等湿式油烟净化器,对油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同时能起到较好的防火效果;而绝大多数餐饮企业则使用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应用最为广泛。随着2018年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成都市202112月颁布的《成都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实施,餐饮服务业经营者是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面临越来越具体的环境压力。如何有效地监管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将油烟治理与监控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台账,提高末端管理水平将是餐饮企业亟待解决的工作。

01 建立餐饮行业油烟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从2001年开始的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工作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防治技术上的问题。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有:更新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适应新排放标准的餐饮业油烟废气排放设计的技术规范、制定新的餐饮业大气污染物监测和监控方法。

02餐饮废气油烟和VOC稳定达标技术 

全省餐饮油烟污染防治仍然执行着《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没有对餐饮废气中的VOCs和异味提出限值要求。为了减轻和降低餐饮行业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实施更新的餐饮油烟排放标准势在必行。全国部分省市近年来都已制定了餐饮行业新的地方排放标准,油烟净化设备生产企业也在为此做着充分的准备。但除了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外,餐饮油烟废气治理中尚没有看到公认的技术经济可行的VOCs处理工艺和成熟设备。

03餐饮油烟废气排放精细化监管技术

为了适应全省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精细化监管的需要,及时反映油烟净化设备的运行状况、处理效率、排放异常等信息,现已广泛采用了传感器+无线传输+互联网平台的餐饮油烟废气排放实时监管系统。但监管系统中的油烟和非甲烷总烃传感器在检测准确性、测定稳定性、校准维护性等方面存在技术难题,目前尚无法作为餐饮业油烟排放环境执法的依据。因此,有必要创新思维研发出技术经济可行的精细化监测监管方法



结论与展望


据最新统计,四川省的餐饮营业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而成都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餐饮行业废气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油烟(颗粒物)、VOCs、异味,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秋冬季雾霾中细颗粒物中有机碳的贡献以及夏季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全省在城市建成区内的餐饮企业普遍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对餐饮废气中的油烟颗粒物的控制效果明显,但因餐饮废气排放标准更新滞后,实际管理中对餐饮废气中VOCs和异味的关注不够,导致VOCs和异味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缓慢。加上餐饮行业关乎民生,其废气污染防治上资金投入少,产生的环境问题日渐显现。

在污染物处理技术方面,静电式油烟净化技术占据着餐饮行业油烟废气处理的绝大部分市场,在餐饮废气的VOCs治理方面,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常见的、可接受的过渡性工艺,而餐饮废气异味控制方面,紫外光分解法得到一定的应用;油烟、VOCs、异味为特征污染物的废气治理涌现出多种以机械与静电、湿式与静电相结合复合式油烟净化技术,以其不断发展创新而等方式,趋于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洁净后的餐饮废气达到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四川省作为全国的餐饮业大省,在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应该加快餐饮行业废气管控要求的更新,尽早出台餐饮业废气地方排放标准,为严格规范餐饮业废气排放管理提供执法管理的依据。鼓励社会资源参与餐饮废气净化设备的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不断改进机械分离、静电捕获、洗涤吸收、过滤吸附、低温等离子等方法的处理工艺并优化基于以上技术复合的工艺参数,实现餐饮废气中油烟颗粒物、VOCs、异味污染物指标的达标排放;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引导,促进餐饮废气的处理工艺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废气治理方法的多样性和技术经济性能够满足市场各种需求。采用传感器网络+智慧环保平台+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方法,创新餐饮行业废气监测监管模式,加强餐饮废气净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处理效果的有效监督,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管理和大气污染防控的不断提升的要求。



点击原文阅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