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博览】西周青铜爵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5-26 12:47:42     19

爵是古代富有代表性的一种酒器,功能类似于现在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由流、尾、杯、鋬、足、柱等部分组成。流是倾酒入口的地方,鋬相当于把手,足一般是三只,而对于柱的作用尚且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具有规范饮酒者饮酒姿势以及防止饮酒过量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其起源于鸡冠形装饰,代表了鸟冠。最早的爵出现于河南二里头遗址,此后经继承、发展、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青铜爵

时代:西周

尺寸:高17.6厘米

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青铜爵出土地不详,有残缺,属于盛酒器,腹中空,流部上扬,底部三足呈刀形,向外撇,口沿上有一伞状柱,另一柱与流残缺已修补,腹部饰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鋬内腹壁一侧铸“父乙”二字。

那么,这件青铜爵上的两个小柱子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一起来看看这件古人喝酒用的青铜“秘爵”吧~

博物馆贾麦明老师介绍,这两个小柱子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青铜器导热性很强,加热后烫了不方便拿的时候,提着两个柱子就不会烫手。

二是贵族喝酒有一定规矩,喝酒时不能仰头,要抬头挺胸,头不能动,只能手动、杯子动,两个柱子可用来规范行为。

三是古人胡子很长,喝酒时两个柱子可挡住胡子,免得把酒洒到衣服上不雅观。

四是可用于挂肉。用爵喝酒的都是贵族,都有一定级别。什么级别的人,用多大的爵来喝酒,都是有规定的。另外一般是一边喝酒,一边吃肉。而古代吃肉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乱吃。级别高,吃动物的肩部;级别低一点,吃腰部;级别再低,吃臀部。一般会给小柱子旁边挂一块肉,一边吃肉,一边喝酒。酒喝完了,肉也吃完了。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作用:现在喝酒的杯子是透明的,喝完没喝完一看就知道,青铜酒器看不见怎么办?当挺着胸,柱子顶到鼻梁时,一定会喝得一干二净,我为此做了多次实验,发现古人真是太聪明了,做这两个小柱子竟然有这么多作用。


开馆时间
每周二至周六9:00——17:00(16:15停止入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暂不开放)
参观预约
点击西北大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预约-在线预约】持身份证原件验证入馆
讲解预约
029-88303063
研学合作
宁老师13488316006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

地铁路线
5号线 边家村站;2号线 永宁门站
公交路线
西南城角站 311、60422416/K1618/K18800251、402184701
西北大学站 631/K631、900311205102116/K16604521402206
博物馆官网
http://bwg.nwu.edu.cn/

西大博物馆微博

西大博物馆抖音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陕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


文稿来源:《华商报》A04版,陕西文物探探探,2020913日。 

藏品照片:张越

图文整理:张珍

编辑:王芝叶

责编:刘杰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