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素有「國內文化產業第一展」之稱,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自2004年在深圳正式創辦以來,文博會的展會規模、觀眾數量、國際化程度等不斷攀升,成為引領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6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於深圳舉辦,為期5天。預計將有3596個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第十四次實現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台地區全部組團參展。
製圖:楊亮
昨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第十九屆文博會新聞發布會,就文博會籌備情況、整體安排和特色亮點答記者問。本屆文博會主會場設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全市各區共有64個分會場;雲上文博會展覽平台為文博會官網和微信小程序「文博會+」。文博會將以線下為主、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舉辦。其中,線下設置6個展館,分別是數字文化館、文化產業綜合館A館、文化產業綜合館B館、粵港澳大灣區館、文旅消費·一帶一路國際館、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展覽面積12萬平方米。雲上文博會平台將按照展館展區分類展示文化產品和項目,利用全景拍攝技術模擬線下展示場景,並強化網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數字文博會」。
深圳市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九屆文博會籌備情況。
其間,還將同步舉辦文化產業相關會議、論壇、簽約、創意大賽等各類配套活動。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曾相萊介紹,本屆文博會有四大創新亮點。一是突出交易功能完善。舉辦多種促進交易的系列產業活動,為國內外新產品、新項目提供「首秀」平台;攜手電商平台打造系列消費促進活動,助力參展商與線上線下買家精準對接;深化主會場與分會場互動合作,突出分會場交易功能。二是突出國際化水平提升。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為契機,本屆文博會將恢復設立線下「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展會期間將舉辦國際性文化活動,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萬多名海外專業觀眾參展。三是突出數字化應用。加強雲上文博會功能建設,完善文博會大數據系統,推出文博會數字文創產品。創新開發數字門票,方便採購商和觀眾線下逛展,並實現綠色辦展。
2022年12月29日,在第十八屆文博會浙江展台的數字文化互動長卷前,參觀者「入畫」與歷史人物互動。新華社
四是突出展示內容創新。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數字中國展區,展示和推廣國家級文化產業創新成果,並組織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類文化企業參展。本屆文博會將進一步強化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交易展示平台功能定位。據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文斌介紹,預計將有超50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家海外展商參展。在國際化方面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招商招展更加主動。年初以來,及時向相關機構通報文博會籌備情況,邀請參會,並通過駐外機構、中介組織加強對外招商招展工作。二是參展國家和地區更加多元。本屆文博會「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將設歐洲、亞洲、中東地區、非洲、拉美地區等展區和文化進口貿易展區,聯合深圳頭部跨境電商推動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三是國際文化貿易功能更加凸顯。將創新舉辦文化進出口貿易洽談會,策劃舉辦合作簽約、國別路演、主題對接三大板塊,並做好線上展示和交易對接。
2022年12月29日,參觀者在第十八屆文博會上體驗VR裝置。新華社
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紹華介紹,本屆文博會通過加強策劃,持續推動展會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在主會場中,本屆文博會繼續組織全市各區以區為單位組團參展,在家門口展示各區最新文化產業發展成果。進一步提升分會場承辦質量。本屆文博會繼續採取主分會場聯動的辦展模式,全市各區設立的64家分會場,主題涵蓋數字創意、影視動漫、工藝美術、文化製造等多種業態,產業內容十分豐富。
圖:深圳文博會官網
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創新發展。本屆文博會將舉辦「文博會消費季」、文博會創新項目及新品發布會等活動,並圍繞對外文化貿易,組織文化企業參加相關論壇及洽談,在線上線下集中展示藝術品、舉行拍賣會,讓大家了解最新文化產品、文化消費模式,滿足消費需求。自2004年創辦以來,文博會在展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的同時,也帶動了深圳文化產業快速發展。2022年,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預計達2600億元人民幣,佔全市GDP達到8%,文化企業數量超10萬家,從業人員逾100萬,總體發展水平處於全國前列。
文博會作為國內文化產業領域最高規格展會,一直將引領和推動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主題和首要任務。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葉建強表示,本屆文博會將圍繞搭建高端平台、集聚優質資源、促進項目交易、擴大文化消費優勢,進一步提升展示交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