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深圳市福田区
第二届课程建设博览会活动
肇庆市丘红慧
名校长工作室



建设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铸就现代化多样态成长通道。2023年5月9日至10日,肇庆市第二批“西江人才计划”丘红慧名校长工作室、肇庆市丘红慧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丘红慧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观摩了“高质量教育体系下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深圳市福田区第二届课程建设博览会”,并进行了研讨活动。
引领学员学习


在上午的线上学习活动,全体学员线上学习观看了“莲花小学品性教育课程体系、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鲲鹏课程体系、科技中学科技课程体系、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及《课程品牌与品牌课程》《高质量教育与学校课程体系的优化》两个讲座。分享交流的几所学校的课程课例及两个讲座,都围绕“建设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现代化多样态成长通道”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下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主题。莲花小学“秉承把知识拉近学生、使学校接通社会、让教育融入生活”的课程理念;落实新课程方案提出的要“强化学科实践”的要求;以落实素养导向的科学实践为支点;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等讲得非常透彻,内容也比较有深度。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领会双减的战略意图,明确双减的总体思路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现代化建设。

丘红慧校长引领学员们一起研讨






学员们认真学习、自觉做笔记
观摩品牌课程





首先分享的是福田区华新小学的邓丽云老师带来的《玩童诗》,他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挥课程资源优势,研发了以笔架山为谐音的“B+3”通达课程,守护童心,守护孩子珍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她以赏童诗、创童诗、画童诗、歌童诗的独特思路,给童诗“谱曲+歌词+舞蹈”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童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接着,福田中学针对新课改提出“在课程内容方面关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这一要求,围绕体育学科三大核心素养,设定形体健康特色课程,根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目标,细化要求,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扎染”是中国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秉承“崇尚本真、追求幸福”的办学理念,对传统扎染进行了课程整理与研究改进,把儿童扎染设计课程引进了美术幸福课堂,“儿童扎染”也成为了该学校的艺术特色之一。
紧接着,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林周华老师、南华小学的倪勇老师分别为我们分享了各自的特色课程《趣味生物实践》、《中小学PBL项目式学习创客教育活动实践课程》,他们以新课标为导向,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爱护身边环境的情感态度以及研发能力。
聆听专家讲座

在活动中,先由华南师范大学张广君教授作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定位与归宿》专题讲座,他的讲座观点鲜明,深入浅出,客观阐述新课程教材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采取综合的教,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他指出,学校课程创新,对外是吸纳、转化教育资源,对内是架构学与教的方向、路线与平台,为教学发展终而为学生发展勾勒应然图景。在学与教关系维度,教师的教以“喻”为方法论的核心,学生的学以“举一反三”“知类通达”为要义,学与教关系的持续建构、整体生成、迭代超越是教学发展的真谛。



最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黄志红教授作《新课程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主题讲座,她提出了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法,教育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大单元教学设计指导中,她以拓展大主题,形成组织中心、提炼大概念,确定学习目标、创设真情趣,设计大任务、梳理核心知识,形成知识图谱、搭建知识体系,提供学习支架、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实践探究六大步骤板块,阐述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
此次的网上研修活动,大大拓宽了我们全体学员的教育视野,增长了学识,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更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校园文化是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撰稿:孔祥锋、邓炬文
图片/编辑:工作室成员
校对:陈保华
审核:丘红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