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时节,雨生百谷。4月23日,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艺术品交易会”圆满落幕。交易会期间,集中举办了艺术收藏精品展(暨艺术品拍卖会预展)、艺术品拍卖会、“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交流分享会、艺术品鉴赏等一系列活动。其中,艺术品拍卖会现场共成交259件拍品,成交率81.5%,成交额约2435万元,除拍卖外其他艺术品交易额约1391万元,艺术品交易会成交总额约3826万元。
本次艺术品交易会为广大游客和艺术收藏爱好者打造全国艺术收藏精品高端展示和艺术品行业交易新平台,将由艺术收藏精品展暨艺术品拍卖会预展、“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交流分享会、艺术品拍卖会、艺术品鉴赏活动等四个活动板块构成。

艺术收藏精品展于4月20日至23日举办,将展出由湖北民间藏家提供的数百件收藏精品,参展藏品包括陶瓷、湘绣、书画、雕刻、玉器等十余个品类,涵盖了多个时期和领域,既有反映先民古朴审美意趣的彩陶,也有见证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精美瓷器,还有书画、典籍、各式古琴、琴谱等,且部分展出藏品可进行交易。其中,“精品区”展品共有200余件,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非遗保护项目汉楚传统插花艺术设计也将于现场展示。
4月23日上午,“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交流分享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B6展区开启。香港湖北社团总会副会长、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金铃,文博研究馆员、原文旅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鲁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湖北省文化遗产学会会长姚伟钧,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刘玉堂,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罗运环等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同日下午,举行了“慧眼识金”艺术品鉴赏评选活动。

“艺术品交易会”系列活动期间,展品前观众川流不息,分享会品鉴会嘉宾朋友交流甚欢,直至最后活动圆满落幕,还有很多市民朋友纷纷表示“还没看够”,表达了对下一届博览会交易会的期待。组委会表示,本届博览会艺术品交易会系列活动的圆满举办,对重振疫后艺术品拍卖市场,打造面向社会的艺术品交流、交易平台,进一步实现社会、经济两个效益均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4月20日,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主办,上海云洲古玩城、吉林长春鸿瑞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上海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4号馆开幕,呈现出一场蕴藏深邃文化内涵、积淀华夏文明的古玩艺术品盛宴。云集了270家展商倾情奉献的数万件艺术精品,涵盖了木器陶瓷、珠宝玉石、古玩杂件、刺绣书画、西洋古董等收藏门类。古博会现场人头攒动,市民们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时而驻足观看自己感兴趣的文物,时而与展商洽谈交易。现场还推出打卡集章互动体验、中国传统投壶游戏、幸运展商抽奖、线上直播等活动,增强观展者的体验感。可见,随着2023年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全国各地艺术品市场迎来报复性“起飞”,强劲的艺术品消费复苏必将伴随而来。当然,艺术品市场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随时关注市场的动态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