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2.27-3.5)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06 19:27:37     34


      食品伙伴网讯 2月27日-3月5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博主买3888元海鲜被提醒多花1700元;“KTV售卖果冻22元一个”引关注;消协回应火锅店包厢收取使用费;官方通报“3女子路边吃麻辣烫花175元”;“直播间66元的白酒宣称堪比茅台”上热搜;茶饮品牌回应满杯奶茶放久了变半杯。
 
  博主买3888元海鲜被提醒多花1700元

  舆情概述
 
  2月24日,一美食博主到三亚的市场买海鲜,花了3888元买了龙虾、花对虾、椰子螺、螃蟹、青衣鱼、芒果螺。当他拿着买好的海鲜去加工店,店主表示他被宰了,700元一斤买的龙虾实际300元一斤,博主所有的海鲜算下来只需要2100块钱,让博主找海鲜摊老板退差价。博主返回海鲜摊时对方却坚称没有卖贵,加工店是同行竞争,还可以带他去港口看批发价格。
 
  2月25日,三亚市场监管部门回应称:执法人员查验涉事摊贩的进货单,得知当事人购买的龙虾品种俗称“大蜜蜂”,进货单价为550元/斤,实售700元/斤,进销差价率27.27%,未发现该摊位存在不明码标价、短斤缺两、价格欺诈等欺客宰客行为。涉事海鲜加工店经营者所说的“300多元每斤”并无事实依据,其店内并无同品种龙虾,其所称的300多元每斤的龙虾,为其日常所售的波土顿龙虾。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依法依规对该店做出停业整顿等相应的处分。
 
  舆情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海鲜的价格受多种因素不同而相差较大,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提高警惕,如发现商家价格虚高或存在其他欺诈行为,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KTV售卖果冻22元一个”引关注

  舆情概述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吐槽,在黑龙江佳木斯桦南县一家歌厅消费结账时,发现账单上一袋水晶之恋果冻一共11个收费242元,平均一个22元。
 
  2月25日,桦南县市监局发布通报称,经查,该KTV已取得《营业执照》《食品小经营核准证》等合法资质,店内商品均明码标价,与顾客实际消费价格相符。广大网友质疑的果冻计量单位实际应该为“袋”,但是商家电脑系统均标记为“个”,属于单位标记错误,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事件中,当事人理解为“每个果冻为22元”,认为是“天价果冻”,实际是每袋22元(每袋内13个果冻)。同时,市监部门又调取该KTV全部消费账单发现,所有帐单中含有果冻的单位均标记为“个”,费用均为22元/“个”。另外,关于账单中消费数量的问题,经核查,消费者点单果冻数量为1袋,但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因设备故障将“1”录入“11”,结账时帐单显示果冻消费11个,消费242元,在消费者买单时,商家已经及时纠正错误,按照实际消费数量1袋22元进行的结算,未按照11袋结算。
 
  事发当晚,商家第一时间与消费者进行了沟通解释,并针对出现的操作过失进行了道歉。目前,事件已经得到妥善解决,误会已经消除。同时,市监局已经对该商家进行了停业整顿,责令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舆情点评
  根据通报显示,此事系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设备故障引起,监管部门已经对商家进行了停业整顿。消费者在消费购物时,一定要仔细核对小票,如果遇到商家刻意隐瞒价格或者事实,可以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对于那些违法的行为,监管部门需加强惩罚力度。
 
  消协回应火锅店包厢收取使用费

  舆情概述
 
  近日,有网友曝出“巴奴火锅包厢收15%使用费”。对此,巴奴毛肚火锅全国客服回复称,巴奴毛肚火锅自2019年11月1日起开始收取15%的包厢使用费,包厢会提供特殊的装扮服务,且加收包厢使用费合规合法。巴奴毛肚火锅上海环球港店店员也表示,加收包厢使用费由公司法务确认过,且不能折算为餐饮费,只有“肚神”以上的会员才能免收包间使用费。此事受到顾客质疑,加收包厢使用费是否合规合法?河南消协对此做出回应:顾客应当有知情权,如果明确告知消费者或在明确位置上有标注,也是合规合法。结完账之后再说有包厢费用,这样就不符合法律规定了。
 
  舆情点评
  有关餐饮企业到底该不该收包厢使用费一直存在争议,有部分省市发布过禁止餐饮企业收取包间费、服务费的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如果餐饮企业需要收取费用,需提前告知消费者或在明确位置上标注,让消费者知情,自主选择消费还是不消费。如果规定不允许,任何经营者都不能收取。消费者在消费之前,也可以提前询问一下是否收取。另外,建议相关部门能对企业在收取“包厢使用费”方面进行规范,明确收费标准,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
 
  官方通报“3女子路边吃麻辣烫花175元”

  舆情概述
 
  2月26日,“女子路边买2碗麻辣烫花费175元”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当事人表示,菜的价格没标出来,自己也没有拿很多菜,知道价格时十分震惊。
 
  2月28日,自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关注到舆情后下午已派人前往疑似地点走访调查,因为是路边摊,商户有可能还没有出摊。晚上他们会继续走访调查核实,待调查清楚了会向社会通报。
 
  3月2日,四川自贡市市监局高新分局就“女子路边买两碗麻辣烫花费175元”一事发布情况通报。经查,该摊点经营者赖某对现场销售食品未进行标价,对赖某涉嫌未明码标价的价格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已立案调查并责令其暂停经营。赖某对自己未明码标价的行为已向消费者致歉,并主动退还40余元的差价。
 
  舆情点评
  作为商家,诚信经营是根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相关规定,商家应明码标价,做到守法诚信经营。在营业过程中,明码标价,并提前与消费者确认消费价格,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消费者来说,对街边不标价签的小吃需提高警惕,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确认。
 
  “直播间66元的白酒宣称堪比茅台”上热搜

  舆情概述
 
  近日,“直播间66元的白酒宣称堪比茅台”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位主播正在直播间销售白酒。在介绍一款酒时,厂家人员称这款酒在商超售价一瓶600多元,主播向厂家人员“疯狂”砍价,最后以99元一瓶的价格上链接。很快,这款酒被抢购一空。然而,在其他平台查询到,这款酒每瓶售价仅六七十元。有网友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忽悠式直播带货”。
 
  舆情点评
  近年来,直播带货日益火爆,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此“忽悠式直播带货”既扰乱了正常的网络营销秩序,也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要遏制这种现象,一方面要提高主播的职业道德,同时加强直播营销平台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加大对“忽悠式直播带货”的整治力度,对违法行为严查严惩。
 
  茶饮品牌回应满杯奶茶放久了变半杯

  舆情概述
 
  近日,湖南一顾客购买一杯茶颜悦色后,过了一会发现奶茶少了三分之一。对此顾客表示疑惑,满杯奶茶还没喝一口就变半杯,还得拿茶小冻来凑数增加量,建议换成透明杯来看清楚容量。茶颜悦色回应称,刚做出来时上面是奶沫放久了会自己消掉,就会出现半杯的情况。客服称茶颜悦色暂没有意向换透明杯,但是会向相关部门提供建议。茶小冻可以增加奶茶口感,点单的时候可以选择添加奶茶里或分开装。
 
  舆情点评
  近年来,奶茶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品。消费者对奶茶的容量有知情权,奶茶上的奶泡会消失,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是奶泡占比太大,剩下的奶茶少得离谱是否合理?产品要想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口感和品质很重要,建议企业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意见,加以改进。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沐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记★星标★呦~

操作方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食品伙伴网公众号矩阵

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食品伙伴网


食品论坛


食品伙伴网
订阅号


食品
晚九点


食品研发
与生产


食品标法圈


食品
质量管理


食品
实验室服务


食品邦


食品安全
风向标


HACCP
联盟


食品理化检测


食品饮料
创新研究


特殊食品
与添加剂


食品供应链
管理


食品微生物检测


食品饮料
产业研究


Global
Foodmate


餐饮
质量安全


食品仪器分析


感官科学
与评定


饲料和宠物
食品合规


食农
认证联盟


实验室管理
与服务


食品原料

供需服务

工业化
餐饮联盟

酒类技术
与认证联盟

LabPTP
能力验证

肉制品联盟

食学宝
(微课堂)


食品会议
培训中心


计量伙伴


水产加工
技术联盟


食品有意思


食品学生汇


食品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宠物食品联盟


食育网


食品职业
技能中心


动植物
检验检疫


休闲零食创新联盟


传实翻译


国际食品


食品伙伴网
国际站


烘焙食品
联盟


功能食品圈


食品伙伴网
商务中心


会展食讯


食用菌产业技术联盟


乳品汇


食品
人才中心


药物微生物
检验


食品采样服务


环境
监测联盟


化妆品
合规联盟


化妆品
检验技术


北京食品
联盟


食品精益管理


食品标准查询


食品论坛交流

【声明】

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535-2122172。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