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唐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关于二手车交易的消费警示近期,行唐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陆续接到多起二手车交易投诉,投诉内容大多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购买二手车,价格与同年份出厂的同品牌二手车相比价格超低!购车前投诉人未查看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行驶证,收到车辆后发现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行驶证登记的车辆使用性质为:营转非或出租转非,强制报废年限大多不足两年;同时,购买双方存在私下交易,投诉方未确定售车方身份信息、查看售车方的营业执照注册信息,就通过微信直接向主播支付定金或车款”等内容。为避免因二手车交易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安全隐患,结合消费者投诉案例和反映问题,行唐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关于二手车交易的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一、购买二手车时应在已登记注册的合法专业二手车市场或企业购买
消费者在选购时首先要看销售商是否有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是否含有二手车经销,根据《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二手车经销企业和经纪机构应当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其次最好有专业人员陪同选购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对车辆真实技术状况和价值进行鉴定评估;千万不要贪图便宜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更不要私下添加个人微信,私下转账付款。车辆的手续检查:包括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行驶证、购置附加税、车辆保险、养路费、车船使用税等;车辆大修后应有相关文件及保修单及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这些文件中的车辆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一定要与本车相同;通过网络购买二手车的务必让销售人员提供车辆信息登记表。相关信息真实性可通过网上车管所网上查询,网址:https://car.musanjiaoyu.cn/。关于二手车辆的报废年限,应注意两点:一是购买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营转非、出租转非”的二手车辆时应注意查看报废年限。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的规定: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年限为8年,变更使用性质或者转移登记的强制报废年限不变,亦为8年;二是根据《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的报废年限规定为: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时强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公里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经营。8年后将不再允许作为网约车经营,行驶里程未满60万公里的,可以按照私家车满60万公里强制报废的规定继续使用。交易双方应签订合同,明确填写车辆有关数据、车辆状况等信息,并约定服务承诺、费用负担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等,避免今后出现问题没有依据,同样也保证了双方的权益。消费者可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合同示范文本库下载“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参照使用,网址:https://cont.12315.cn/。包括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有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车船使用税缴付凭证、车辆保险单及购车发票等,并核对有关单据真实性,及时办理保险等的变更,避免索赔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禁止交易的车辆:1)已报废或者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车辆;2)在抵押期间或者未经海关批准交易的海关监管车辆;3)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期间的车辆;4)通过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手段获得的车辆;5)发动机号码、车辆识别代号或者车架号码与登记号码不相符,或者有凿改迹象的车辆;6)走私、非法拼(组)装的车辆;7)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车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等耐用商品,消费者自接受商品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二手车消费者发现车辆存在质量问题,应在6个月内及时提出异议,消费者一定要保存好车辆交易相关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凭借手中的关键性证据以及合同约定的条款依法维权。内容来源:行唐县市场监管局
封面图来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