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成华区青龙社区智能化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18 21:07:31     0
成华区青龙社区智能化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成华区青龙社区智能化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成华区青龙社区智能化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成华区青龙社区智能化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基本概况
• 项目背景:智能化康复中心是四川省2025年30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成都市中心城区仅有3家。基层康复服务供给滞后于旺盛的康复需求,这是四川省将其建设作为民生项目的原因之一。成华区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四川省首批50家智能化康复中心试点单位之一。
• 场地规模:全新打造的智能化康复中心面积约1500平方米。
• 建设投入:目前已投入500万元配齐智能设备。

功能分区与设施设备
• 功能分区:按省级标准进行“全流程优化”,科学划分了智能康复港、物理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区、生活功能训练区、中医传统康复区等6个功能区;严格依据现代康复医学规范,还划分有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及康复工程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全面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康复治疗。

• 设施设备:引进各类康复设备40余台,除基础配置外,还有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下肢康复机器人、悬吊康复训练系统、骨质疏松治疗仪、吞咽治疗仪等一批前沿设备。例如下肢康复机器人能根据患者的实时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智能调节辅助或阻力,适用于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步态重建。

特色亮点
• 细节设计贴心:有无障碍措施方便康复患者、残疾人就诊;儿童专区有温馨舒适的去医疗化设计;康复设备操作界面做了适老化优化,采用大字体、简步骤,让老人不用求助就能独立操作。

• 服务人群广泛:叠加残疾人“康复之家”功能,服务对象包括老人、慢病患者、肌骨疼痛患者、儿童(注意力、运动神经、语言发育迟缓)、体姿态异常者、产后女性、残疾人等各类有康复需求的人群。

• 服务项目丰富:打出“智慧 + 专业 + 中西医融合”组合拳,重点发展神经康复、肌骨康复、术后康复、儿童康复及产后康复等特色项目,覆盖从儿童到老年、从急性期到后遗症期等各类康复需求,新增了体态矫正、亚健康调理等服务,完善全周期康复服务链条。

建设意义
• 对居民:彻底改变辖区此前“康复资源少、服务半径远”的困境,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康复患者在家门口便能得到便捷、专业、智能的康复服务,将“家门口康复”从居民期待变成现实。

• 对行业:成华区以该中心“科技赋能康复、民生引领发展”的实践经验,向全市展示了智慧医疗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的“成华路径”,为全市基层医疗智能化康复服务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建立“医院 - 社区 - 家庭”一体化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复需求。
#成都 #成华区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