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数据合规不是“可做可不做”,是保命的事。
总结几招能落地的方法。
1. 别一上来就搞大工程,先抓“三高”数据
很多公司一说治理,就想搞全量数据分类分级,结果搞半年没结果。
记住:先抓“高敏感、高价值、高频使用”的数据。
比如:
- 用户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高敏感)
- 订单金额、客户清单(高价值)
- 登录日志、推荐数据(高频用)
把这些数据先拉出来,打标签,上权限,优先处理。
2. 敏感字段必须“脱敏+加密”,不是嘴上说说
别再把身份证、手机号明文存了!
简单粗暴做法:
- 存的时候加密(用AES或国密)
- 查的时候脱敏展示(比如手机号显示138****1234)
- 只有特定角色能申请“解密权限”,还得审批留痕
工具不难,Hive、MySQL都能配列加密,或者用Apache Ranger统一管。
3. 权限别再“全库读”了,按角色分
我见过太多公司,数据分析岗默认“全库SELECT”,谁都能看用户表。
必须按最小权限原则来:
- 销售只能看自己区域的客户
- 运营只能查脱敏后的数据
- 第三方系统只能连只读账号,IP白名单限制
用Ranger、Sentry这类工具,把权限落到字段级,别再靠人自觉。
4. 数据要能“删得掉”,不然违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用户要求注销账号,你必须删掉他的个人信息。
但很多公司删了主表,日志、埋点、备份里还留着。
建议:
- 建个“数据地图”,搞清楚用户ID在哪些表、哪些系统里出现过
- 写个自动化脚本,一键清理关联数据
- 定期做“删除演练”,不然出事真删不掉
5. 别让合规变成IT的“独角戏”
数据合规不是IT部门自己闭门造车。
必须拉上:
- 法务:定合规边界
- 业务:确认哪些数据能用
- 安全团队:做审计和监控
最好成立个“数据治理小组”,每月开会,谁家出问题谁负责。
数据治理不是成本,是风险防火墙。
你现在省下的每一分合规投入,未来都可能变成罚款单。
别等出事了才后悔。
#大数据转行 #程序员 #程序员的出路 #企业合规 #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发展 #规范化管理
总结几招能落地的方法。
1. 别一上来就搞大工程,先抓“三高”数据
很多公司一说治理,就想搞全量数据分类分级,结果搞半年没结果。
记住:先抓“高敏感、高价值、高频使用”的数据。
比如:
- 用户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高敏感)
- 订单金额、客户清单(高价值)
- 登录日志、推荐数据(高频用)
把这些数据先拉出来,打标签,上权限,优先处理。
2. 敏感字段必须“脱敏+加密”,不是嘴上说说
别再把身份证、手机号明文存了!
简单粗暴做法:
- 存的时候加密(用AES或国密)
- 查的时候脱敏展示(比如手机号显示138****1234)
- 只有特定角色能申请“解密权限”,还得审批留痕
工具不难,Hive、MySQL都能配列加密,或者用Apache Ranger统一管。
3. 权限别再“全库读”了,按角色分
我见过太多公司,数据分析岗默认“全库SELECT”,谁都能看用户表。
必须按最小权限原则来:
- 销售只能看自己区域的客户
- 运营只能查脱敏后的数据
- 第三方系统只能连只读账号,IP白名单限制
用Ranger、Sentry这类工具,把权限落到字段级,别再靠人自觉。
4. 数据要能“删得掉”,不然违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用户要求注销账号,你必须删掉他的个人信息。
但很多公司删了主表,日志、埋点、备份里还留着。
建议:
- 建个“数据地图”,搞清楚用户ID在哪些表、哪些系统里出现过
- 写个自动化脚本,一键清理关联数据
- 定期做“删除演练”,不然出事真删不掉
5. 别让合规变成IT的“独角戏”
数据合规不是IT部门自己闭门造车。
必须拉上:
- 法务:定合规边界
- 业务:确认哪些数据能用
- 安全团队:做审计和监控
最好成立个“数据治理小组”,每月开会,谁家出问题谁负责。
数据治理不是成本,是风险防火墙。
你现在省下的每一分合规投入,未来都可能变成罚款单。
别等出事了才后悔。
#大数据转行 #程序员 #程序员的出路 #企业合规 #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发展 #规范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