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有51.9万家餐厅消失,三年疫情全国共有超170万家餐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现在能活下来的都是“强者”,跟这些强手贴身肉搏,你有多少把握能活下来?
疫情期间有不少品牌成功穿越了周期,完成了逆势增长。疫情结束后,这些品牌势必会表现得更加激进,“下沉市场”将是餐饮企业重点拓展的方向,这对大量区域性小品牌来说基本就是“降维打击”,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人工和食材就不展开说了,因为没有一年不涨的。我们重点说下房租,大家回忆一下,疫情期间有多少中国好房东给餐饮老板们减过租?现在疫情结束了,大家又跟打了鸡血一样喊着今年的生意会好到爆,你猜房东今年会不会涨房租?
回顾疫情三年,“不确定性”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一位餐饮人心头,让人喘不上气来。什么时候疫情会来不确定,什么时候解封不确定,什么时候疫情结束不确定,什么时候顾客敢到店消费不确定……在“疫情后时代”,“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就成了关乎企业生存的关键。
过去三年所有人捂紧了钱袋子,消费欲断崖式下跌。
那2023年疫情管控放开,大力抓经济复苏,大家会把少花的钱加倍花出去吗?
不但不会,而且会越来越理性,尤其是年轻人。理性回归对商家的行动指南是:提供有价值的,大众消费的服务。
所以,未来三年,餐饮行业最重要的机会,我认为还是刚需类产品,是大众日常,是回归“价值”。
在内卷到极致的火锅赛道里,仍有一个品类快得飞起,那就是小火锅,相关数据显示,仅去年新增的小火锅门店数量就超过7300家,创近十年之最。

具备“高频、刚需、高复购”三元素,再叠加“低客单价和成瘾性”这两个条件,那就妥妥地是门完美的生意,典型例子如咖啡。

比如:老式麻辣烫、拌饭、冷面、甜品、炸串、烤串……让“堂堂小伙夫”这样的一站式的美食集合店比“大食代”成本更轻,菜系更聚焦,品牌定位更年轻,也更容易被年轻客群接受。

烧烤作为能够与火锅媲美的餐饮赛道,社交感强、供应链稳且成熟,本该有着比肩火锅的巨大潜力。但这些年就发展而言,烧烤的发展远远达不到火锅的水平。
直到2021年以后,烤肉赛道又再一次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即便是疫情严峻的2022年也不改其高增长态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全国烧烤门店数约48万家,门店同比增长达91.4%。
特别是在近几年在夜经济政策推动下,烧烤/烤肉赛道更是迎来发展春风。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烧烤是 2022年新生代夜间餐饮消费的最热门品类,72.4%的消费者夜间餐饮选择了烧烤。
2022年已有不少餐饮巨头,瞄准了这块甜美蛋糕。
去年5月,海伦司在湖北省利川市开设了一家集大排档、小酒馆、烧烤等夜间消费业态为一体的门店。据悉,海伦司这家店的日均营业额可达2.5万元。
去年9月份,继续打造第三条增长曲线的呷哺呷哺,也将目光盯上了烤肉这个赛道,推出全新高端烤肉新物种趁烧,将“烧肉+酒茶+欢乐”多元化联合。
那么,2023年烧烤/烤肉赛道的热度,是否还会持续呢?
作为强社交品类,随着疫后餐饮修复行情出现,2023年烧烤/烤肉赛道或将迎来一波发展小高峰。
特别是更符合中国消费习惯的融合烤肉、中式特色烤肉,随着消费者社交需求的释放,或将继续成为2023年烤肉赛道破局重点。
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走在融合烤肉、特色烤肉的领先位置。典型代表就是继承了湘式烤肉之长,又吸收了内蒙烤肉、东北烤肉、北京炙子烤肉在肉品、器具、调味等方面的优点的柒酒烤肉;
最重要的是,作为餐饮的万亿大赛道,目前烧烤/烤肉还处于品牌化、连锁化进程的初步阶段,市场格局未定,还未出现代表性头部品牌。
这对于餐饮创业者而言是个不错的机会。
疫情虽然给餐饮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民以食为天”,吃永远是一个朝阳行业,中式餐饮未来定会蓬勃向上、创新迭起,呈现出丰富的可能性。
今年随着全面放开,随着人员的流动加大带动消费指数上升,全国经济都在有条不紊地复苏,同时餐饮行业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势头,将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涌入。
传统餐饮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标准化、流程化、定制化势在必行,想要不被时代淘汰,就必须得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