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就是要喝橘子捏捏茶 财务宝子们注意!2025年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开始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7号公告)及最新政策调整,这几个填报重点一定要盯紧,别踩坑!
一、职工薪酬填报规则(关键!税会差异要规避)
-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包含工资薪金、福利费、社保等所有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需与会计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完全一致。
- 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仅填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科目借方发生额,需与个税申报系统中的工资总额严格匹配,避免因税会差异导致纳税调整。
二、出口方式合规要求(漏报=多缴税!)
出口方式要明确区分“自营出口”“委托出口”“代理出口”:
- 若为代理出口,需同步报送《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表中必须包含委托方名称、出口金额等关键信息。
- 未报送或报送不实的,代理出口收入将被直接视同自营业务,按25%税率计税,别因小失大!
三、总分机构分摊方法调整(2025年新变化!)
2025年起总分机构预缴税款采用“全量分摊”方式,前期分摊比例错了、分支机构注销了,都要重新算!
1. 总机构需依据上年度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权重0.35)、职工薪酬(权重0.35)、资产总额(权重0.30),重新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2. 若分支机构注销,剩余税款由总机构及其他分支机构按调整后比例分摊。
举个例子:总机构全年应纳税额400万元,分支机构A、B、C分摊比例分别为26.5%、35.25%、38.25%。若A分公司已预缴45万元,需补缴8万元(53-45),按这个逻辑算准没错!
四、优惠政策衔接(能享的别错过!)
专用设备抵免政策可以选择在预缴时享受啦!
- 直接在申报表第13行填报抵免金额即可。
- 重点:一定要留存好设备购置发票、合同等备查资料,以备核查。
五、常见风险点预警(这3个坑别踩!)
申报前先自查,避免这些高频问题:
① 营业收入与增值税销售额差异超过10%(及时找原因);
② 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小于个税申报数据(数据要对齐);
③ 代理出口未报送委托方信息(合规第一步)。#会计 #财务 #企业所得税
一、职工薪酬填报规则(关键!税会差异要规避)
-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包含工资薪金、福利费、社保等所有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需与会计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完全一致。
- 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仅填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科目借方发生额,需与个税申报系统中的工资总额严格匹配,避免因税会差异导致纳税调整。
二、出口方式合规要求(漏报=多缴税!)
出口方式要明确区分“自营出口”“委托出口”“代理出口”:
- 若为代理出口,需同步报送《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表中必须包含委托方名称、出口金额等关键信息。
- 未报送或报送不实的,代理出口收入将被直接视同自营业务,按25%税率计税,别因小失大!
三、总分机构分摊方法调整(2025年新变化!)
2025年起总分机构预缴税款采用“全量分摊”方式,前期分摊比例错了、分支机构注销了,都要重新算!
1. 总机构需依据上年度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权重0.35)、职工薪酬(权重0.35)、资产总额(权重0.30),重新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2. 若分支机构注销,剩余税款由总机构及其他分支机构按调整后比例分摊。
举个例子:总机构全年应纳税额400万元,分支机构A、B、C分摊比例分别为26.5%、35.25%、38.25%。若A分公司已预缴45万元,需补缴8万元(53-45),按这个逻辑算准没错!
四、优惠政策衔接(能享的别错过!)
专用设备抵免政策可以选择在预缴时享受啦!
- 直接在申报表第13行填报抵免金额即可。
- 重点:一定要留存好设备购置发票、合同等备查资料,以备核查。
五、常见风险点预警(这3个坑别踩!)
申报前先自查,避免这些高频问题:
① 营业收入与增值税销售额差异超过10%(及时找原因);
② 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小于个税申报数据(数据要对齐);
③ 代理出口未报送委托方信息(合规第一步)。#会计 #财务 #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