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入行的金融打工人常常在两个方向纠结:到底是选FP&A还是选财资?两者看似都很高级,但工作体验和未来发展完全不同。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分享,对于有兴趣从事企业金融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先从FP&A起步,如果后面真的有兴趣,再转去财资\n1️⃣ 职业发展空间\nT财资某种程度容易被局限化。首先财资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大公司,职能也比较细分例如外汇利息风险管理,现金流处理预测等,跳槽面窄。相比之下,FP&A 的技能(预测、预算、差异分析、业务对接)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用人面也更大。而且FP&A通常上升空间最多,比财资更直接参与公司策略业务,话语权更大。如果你还在职业早期,FP&A能帮你打开更多大门。\n2️⃣ 工作节奏与学习曲线\n财资的工作有趣吗?我觉得挺不错的,比如外汇对冲、资本市场操作发债,现金流期限匹配,闲置资金保本增值等。但其实大多数人的实际体验是节奏偏慢,重复性高。有时候我觉得财资是那种除非你搞砸了,否则没人会在意的部门。相反,FP&A节奏快,每个月都有预测、差异分析。还要不断和业务打交道。虽然累但对于新人成长也快,更容易锻炼能力,曝光度也更高。所以会发现很多的CFO/VP of Finance都是从FP&A或者会计/审计提拨上来。甚少见到仅靠财资背景的,如果要继续爬,可能还需要跨界去到投资者关系或者并购等领域才行。\n3️⃣ 企业财资的优缺点\n当然也不是说财资没价值。我觉得优点是有机会参与资本结构、融资、并购、对冲。同时我个人觉得会忙但整体还是可控。不像FP&A经常从月头月尾忙到傻。当然缺点也明显。例如岗位少,只在大公司/特定行业有,跳槽机会相对少。同时可见度低,多数时候企业策略参与度不高,做好是应该,出错就不行。特别是当一家公司有成熟流程的时候,基本上很多业务不出错就可以了,总而言之就是求稳。\n⚠️ 我的结论\n如果你职业初期想要积累可迁移的技能,提高沟通和业务理解,拓展未来的职业选择。我会觉得FP&A更合适。它是一个平台型岗位,你以后可以转去Treasury、企业策略、甚至业务部门。Treasury反而更适合你已经明确自己喜欢风险管理、资本市场。所以不用急着一开始就锁死自己,先把基本功打牢,再去探索更细分的方向。也欢迎你们评论留言分享你们的意见。\n#金融 #北美 #职场 #企业财务 #金融求职 #金融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