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博览】兽首生肖俑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2-03 15:50:59     41

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俑作为一种随葬品,是古代丧葬观念的产物,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十二生肖俑,代表地支的十二种动物俑,作人身、鸟兽头,在发现随葬陶俑的唐、宋墓葬中是最为常见的随葬品之一。



西北大学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生肖俑,长5.9厘米,宽6.3厘米,高23.9厘米,头部保持动物形态,拥有人身,头微微向上扬起,仿佛立于朝堂的文臣,双耳朝后,直粗颈,胸部坦露,穿交领宽袖长袍,前足部微残,为泥质红陶,这种类型十二生肖俑,主要流行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公元713一756年)时期。

秦汉时期,随着儒家思想在社会各阶层中占有主导地位,一些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三教九流则被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所取代。东汉中后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十二生肖也随之产生,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分别代表我国古代历法上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也用来表示时间,以十二支纪日、纪时。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结合就成为中国人的属相了,如子(鼠)年出生者属鼠,亥(猪)年出生者属猪,卯(兔)年出生者属兔等。

这些属相做成俑埋于墓中用以辟邪和保护墓主人的做法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应始于魏晋。隋代墓葬中随葬十二生肖俑的现象就已出现,隋代至初唐时期,十二生肖俑的常见形象已演变为坐姿的兽首人身像。

隋·坐姿灰陶羊俑

唐代,生肖俑在随葬品中就比较常见,且已不见坐姿俑,大多变成了拱手站立的兽首人身文官俑立像,之后十二生肖俑脖颈日益变长。
     
唐·兽首人身文官立俑

宋代以后,十二生肖俑变成以人像为主,十二生肖像逐渐减少,仅以较小的生肖动物像点缀与人像的不同身体部位。尽管有些地区仍承袭宋墓的葬俗而随葬陶俑,但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在墓葬中随葬的现象却极为少见。

南宋·青瓷马俑、蛇俑、羊俑

我们从考古发掘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唐代的墓中埋葬的十二生肖俑往往少一件,只有十一件,这是不是古人将墓主人的属相俑取掉用以避讳或辟邪。有的墓主也只有一至两件生肖俑,这件生肖俑可能就是墓主人的属相,以保护墓主人安宁。

十二生肖对应着十二时辰,十二个月,十二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十二种动物从守护神变为陪伴者,我们不仅被生肖守护也被生肖影响,用十二生肖的属相来作纪年,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如羊年出生的叫“羊娃”,狗年出生的叫“狗娃”,兔年出生的宝宝就叫“兔娃”了。

资料来源: 

1.西贝《狗首生肖陶俑》西北大学报;

2.张丽华《十二生肖的起源及墓葬中的十二生肖俑》四川文物,2003年第5期;

3.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半月·龙|近鸟龙


荞麦叶大百合
癸卯贺岁,金兔献瑞 | 西北大学博物馆祝您新春愉快!
正邪难辨?——寄生植物菟丝子
岁末大寒时,一年又将至
博物之声(第6期)| 西北大学博物馆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举办“陕西省古生物学会2023年学术研讨会暨2022年总结会议”
校史时光机 | 李子洲的秘书——李应良(一)
【博览】汉代釉陶钱树座
小寒如约至,游子思乡归
西北大学博物馆荣获首批西安市科普示范基地称号
博物馆回顾 | 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过(内含抽奖)
身怀至宝惨将灭,科技发展焕新生——红豆杉
讲好西大故事(二十四)| 大学校园里的“最美赛场”
半月·龙|兰州龙


专业指导:西贝
藏品照片:张越
文字整理:张珍
编辑:蒙朝阳
责编:刘杰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